走自己的路还是选择捷径
盖伊•泰勒斯(Gay Talese)1966年的《时尚先生》( Esquire)中有篇关于他出演电影《老板2》(Il Padrone)的文章《法兰克•辛纳屈感冒了》(Frank Sinatra Has A Cold),Padrone是一个西西里词汇,意思是“老板”,这就是为什么标题要取成这样的原因。这对于审视辛纳屈的一生来说,是个很好的视角。法兰克总是被公认为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他深受爱戴,得到了人们的尊重礼待和无尚荣耀。
20世纪60年代,新上任总统肯尼迪决定不带家人去筹备已久的旅行,而和法兰克及他的狐朋狗友们待在一起,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辛纳屈可能为总统建了个停机坪,但平•克劳斯贝的安全屋无疑作用会更大,尤其是那时候波比•肯尼迪(Bobby Kennedy)正计划要打击犯罪分子的头目。由于长时间忍耐在自己家中受到的无礼对待,据说法兰克曾用大锤破坏停机坪。
我们还需看到的一件重要的事就是他母亲从小带给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的母亲多利•辛纳屈(Dolly Sinatra)一度处于新泽西州(New Jersey)霍博肯的交际圈中心,(据《詹姆斯•卡普兰眼中的法兰克:声音》中所提)她曾经做过法庭翻译人员、助产士、小道堕胎的供应者、民主党医护官和不拘小节的酒保。她认识并帮助了许多人,极少容忍无稽之谈,法兰克也从他母亲身上学到了这些处事方式。
领袖
过分慷慨的法兰克会给忠实粉丝赠送体贴而昂贵的礼物(金打火机是他最喜欢的),他的演出总是会有非常精致且值钱的奖品分发给观众。他对自己的着装非常一丝不苟,甚至会在多尔西的旅游车上反复练习怎样坐才能不弄皱他的衣服。他的这些习惯让他成为了中心,他(大多)饰演一个仁爱的君主,从每个人的手中收取贡品然后把自己的马提尼中的橄榄给最得宠的侍臣。
像中世纪的大帝一样,他非常容易暴躁,他有为小事动怒的倾向,而且有时会很排斥以前的密友。他是一个高标准的人,喜欢教人们去违反礼仪。
1974年,他在澳大利亚被人们包围了,起因是他公然在舞台上把澳大利亚女性记者形容为“上不得台面的妓女”,在他清晰地意识到不道歉就无法离开澳大利亚之前他都一直拒绝道歉。而在这之前的几年前,他曾因被狗仔队拍到他和艾娃•加德纳(Ava Gardner)在一起的照片而殴打记者,赔偿了1.6万美元,在这段感情期间,他的运气似乎走到了尽头。他还想出了反击之法,他和艾娃想好了,如果他能打断一个摄影师的一只手和一只脚,那么即使3.2万美元他们也愿意赔偿。
娱乐圈红极一时的巨星也会有陨落的时候。他的演艺事业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走下坡,法兰克认为唯一的危险就是他自己。他和加德纳的暧昧关系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而且他和第一任妻子南希•巴柏图(Nancy Barbato)离婚后也很少在社区里露面。有传言称他获得《乱世忠魂》(From Here to Eternity)出演机会的方法启发了马里奥•普佐(Mario Puzo),在普佐的作品中也有描述一个歌手如何利用他与黑道的关系获得出演电影的机会,那就是好莱坞的著名影片《教父》(The Godfather)。
辛纳屈的许多唱片都带有阴郁气息,其收录的歌大多都是寂寞和让人心碎的歌,比如1959年的《没有人在乎》(图片来源:Capitol Records)
饱受爱、罪恶和绝望的折磨,辛纳屈不止一次试过自杀。在他的唱片中,《孤独相伴》(Only the Lonely)和《没有人在乎》是极忧郁的歌,而第二首更被他称为是“自杀之歌”。这就是在他最忧郁的歌中所蕴含的存在主义,也是他重归后声势更胜从前的原因。
他不是那种拿了几个奖就会沾沾自喜的人,他得到了,也失去过,这些我们都有目共睹。法兰克•辛纳屈的危险(除却他那摄人心魄的外表外)还在于他的独一无二的才华——他能够洞察那些曾经靠近过死亡边缘的人,并极力想要把他们拉回到他们的生活轨道上。
原文选自: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