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之前电影里演的一样,当代影片中的女售货员也同样渴望取悦顾客,她们腼腆的笑容,亲昵的举止以及随处可见的时尚气息,都是伴随着导购过程中的情绪展现出来的。
她们带着优雅的品味和明显的好意,在导购过程中向顾客提供自己的品味建议和专业知识,和顾客开玩笑,灵活处理顾客的讨价还价,当某件产品适合顾客时,她们会不遗余力地推荐顾客购买。
“导购女郎就是商品”这个观点,对于以消费为驱动力的社会来说似乎比较适合。这种观念起源于19世纪早期,也就在那时,现代商场兴起。商场就像一个充满诱惑的乐园,同积极工作的导购女郎们密不可分。
爱弥尔•左拉(Émile Zola)在小说《妇女乐园》(Au Bonheur des Dames)中乐观地描绘了19世纪80年代巴黎商场的场景。1943年,小说被翻拍成电影,其中部分内容关于乡村小店员丹尼丝•博迪(Denise Baudu)的一生。毋庸置疑,她凭借身上美好的品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同时也赢得了老板的赏识和认可。
很多镀金时代的音乐剧都阐释了这一主题,激发观众对这位导购女郎的恻隐之心(在那时,导购女郎的地位只比妓女高一点),庆贺她成功成为了戏剧的女主人公。
在伦敦西部剧院(London’s West End)上演的流行音乐剧中,这位年轻的女主人公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不仅坚持了自己诚信的品德,而且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地位。
琼•克劳馥(右)在1939年乔治•库克的电影《女人们》中扮演商店销售员
类似的场景在最近的电影中屡见不鲜。2005年的《导购女郎》(Shopgirl)根据史蒂芬•马丁(Steve Martin)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米拉贝尔(Mirabelle,克莱尔•丹尼斯 Claire Danes饰)是一个面容憔悴的销售员,靠销售手套勉强维持生计。
然后她遇见了雷•波特(Ray Porter,马丁Mr. Martin饰),他就像完美的白马王子一样,送给她一副昂贵的手套作为礼物,那是她一辈子也买不起的。他还邀请她共进晚餐,一个勉强维持生计的年轻女子怎么能抵挡这样的诱惑呢?
关于导购女郎的最新电影中,要表达的东西多了许多,除了对爱情的渴望,还有对无限完美的期待,导购女郎和顾客都在追求完美。
如今,导购女郎懂得运用许多工具和手段来诱惑顾客购买商品,还懂得在私下里进行自我提升。实际上,她们本身就是武器,这有点像21世纪初以伦敦为背景的音乐喜剧《导购女郎》——舞台上,女主角用颤颤巍巍的声音讲述着“一个小姑娘如何靠打扮”来取悦男人。
她唱道,“一点胭脂粉,就要一点点,再画上黑色眼影,不要涂太多”。20世纪的商场也有类似的妆容要求。故事背景设定为20世纪20年代的影片《丹麦女孩》(The Danish Girl)中,导购女郎们身穿制服,通常是黑色丝绸连衣裙,边上饰有一圈白色蕾丝。这部影片的服装设计师帕克•德尔加多(Paco Delgado)说,这样的服装设计是为了“让她们看起来像有远大抱负的女仆或穿着考究的服务员”。
埃迪•雷德梅尼(右二)《丹麦女孩》剧照
德尔加多说,如果没有制服,那就穿深色套装或者连衣裙。“目的就是为了传达那种奢华的效果,衣服就像给顾客呈现了一面镜子,但又不能掩盖顾客的风采。”
商店的要求并不重要,早期电影和当代电影中的导购女郎似乎都很享受找到时尚的感觉,同时也有了情感回报。
在《卡罗尔》中,特蕾莎能够超越自身地位观察人生,随着感情的升温,她的穿衣品味也在提高。
《布鲁克林》中的艾莉丝脱下低调素朴的仿男式女衬衣,换上套装,她穿衣风格的转变体现了她逐渐强大的自我认可。
而《丹麦女孩》中的变性女模特莉莉,则从工作的其他方面逐渐得到了自我满足,实现了自我认知。
《丹麦女孩》中商场的戏份非常关键,导演汤姆•胡珀(Tom Hooper)说道,“因为那些情节证明了莉莉的女性身份被其他女性认可了”。
的确如此,当穿上新的黑色丝绸连衣裙,剪了一个整洁的波波头时,她非常激动。不过,胡珀说,最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她实现真正自我而带来的喜悦”。
原文选自:《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