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耻心”一定是件坏事吗?

作者:爱新闻 赵昕蓓 来源:中国日报
2016-03-09 16:34:21

那么,究竟在什么情况下,羞耻心将不再能促使人们戒瘾归正?又或者说,在何种时候,内心强烈的自我批评会使得毒瘾和酒瘾不减反增(例如,酒饮得越多越是能够消减内心因羞愧而带来的痛苦)?

有关这个问题,重要的一点便是人们是否相信他们的行为在自己的可控范围内。近期,《人格与社会心理学》(Th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刊登了一片文章,康涅狄格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的心理学家科林•利奇(Colin Leach)和他的博士生阿蒂拉•希达姆(Atilla Cidam)运用了元分析法(即一种把以往研究结果放在一起综合分析的数学研究方法),探究了羞耻心和“建设性方法行为”之间的联系,这种行为包括帮助他人、与他人合作、向他人道歉或、弥补他人损失等。

研究发现,有些试验者难以忍受内心的羞愧感,他们觉得自己的错误不可弥补。例如,他们觉得自己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向自己曾冒犯过的人道歉,因而这些人很难纠正自己的行为。与之相反,有些试验者认为自己能弥补曾犯下的错误,因而他们更易做出积极的行动。

因此,只有人们相信自己自食的“苦果”能够得以弥补和修复,那么羞耻心才会促使他们回归正途。鉴于这样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将毒瘾和酒瘾视为完全的生物性疾病(比如癌症)可能会产生反作用,它不能让成瘾者戒瘾归正,反而会令他们深感戒瘾无望。

当然,这不并不是说现今的美国文化应当接纳人们的误入歧途。但是,治疗医生能利用患者内心的羞愧感帮助他们改过自新。比如说,有一位患者认为自己不是一名称职的母亲,她常常将自己的孩子交给那些施暴的家长来照看,并因此而心怀羞愧。在这种情况下,治疗师应该帮助这位母亲,不仅令她认识到内心真实的羞愧感,也让她明白这种羞愧感是一种警醒。凭借这种警醒,她才能敦促自己全心全意保护好孩子,赢得孩子的信任,这是她弥补内心自责感的最好方式。

但在另一些情况下,羞耻心并无益处,还可能造成内心的伤害。这里有一个典型的事例:一位患者觉得自己生来就不讨人喜爱,并因此心感羞愧。这时候治疗师就应该帮助病人区分开两种不同的羞愧感,使他认识到这种不恰当的羞耻心只会损害自我价值,而只有能引导人们产生积极行为的羞耻心才真正有益。

尽管人们对羞耻心抱有反感,但它与大多数的情绪体验无异:只要情况适宜,它就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因而人们如若相信自己可以改过自新,那么羞耻心就可能对他们有所帮助,利于他们弥补错误,回归正途。

“羞耻心”一定是件坏事吗?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