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动物本性——评《化身动物》

作者:爱新闻 周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3-22 15:10:47

本为描写野生动物,怎么会变成试图化身为动物呢?

释放动物本性——评《化身动物》

《化身动物》(Being a Beast)

作者:查尔斯·福斯特(Charles Foster)

Metropolitan将于六月份在美国发行此书,届时定价为28美元。

无论是伏案而坐,以华丽的辞藻描写动植物,还是通过镜头捕捉它们,这两种做法似乎都相当落伍了。查尔斯·福斯特在《化身动物》中采取了更为新颖的描写方式,他以獾、水獭、狐狸、马鹿及褐雨燕的视角,深入体验了它们的世界。

但这种方式不免有些极端。福斯特不仅身兼作家、律师、执业兽医等多职,同时还是剑桥大学(Cambridge)的医疗法与伦理学博士。他不仅在研究人类的生物学分类差异,还在试图克服这种差异。这意味着他得像生活在城市里的狐狸一样,靠吃垃圾为生,像獾一般栖身洞穴,像马鹿那样赤裸蜷缩在沼泽地,或是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然后下水假装水獭。

福斯特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自然作家。他着重描写了动物粪便、血腥画面及肮脏环境,而有关动物之美的话语不过寥寥数笔。毕竟,还有哪个读者想看溢美之辞呢?獾很漂亮众所周知,但谁知道蠕虫尝起来如何?嗯,既然你问了,那我只能说就像品尝红酒一样:产地不同则风味各异。

福斯特在各个章节中都有所不同。化身为獾时,他既敏锐又无情。变成水獭时,他活泼多动。作为狐狸,他是深谙城市生存法则的犬科动物。至于如何模仿褐雨燕,描述起来难免有些超验意味。《化身动物》里有许多好玩儿的情节,其中还描写了困惑不已的路人——他们搞不明白福斯特为什么睡在棚子里、为什么要吃蜘蛛或是对着狗咆哮。

若因福斯特行为怪异就对其嗤之以鼻,那就大错特错了。读者能从每个章节中收获许多相关动物的知识。睡在路边、捕捉田鼠,被猎犬追逐都是什么感觉?福斯特刻意重新拾起这些长久以来被人忽视的感受。化身为獾时,他只靠嗅觉在黑暗中熟悉森林各处。变成水獭时,他透过上千个小气泡观察水下世界。作为狐狸,他悄悄潜入了因满是阴暗角落和垃圾堆,而被人们称作伦敦“新城”的地区。

绝大多数人认为,人类应停止塑造人为景观,并让自然重归他们疲惫的生活。如今,环保界人士用了一个时髦的词“重新野化”来形容这个现象。福斯特正是重新野化的真实案例,在这一过程中,他发现了新世界。与其说他这样做是中年危机导致的结果,倒不如说是因为他热爱生活。

但不管他多么努力,可怜的福斯特都只是个现代人类,他无法逃脱成为中年男子的命运。人们觉得他就像派对上和着嘻哈音乐展现狐狸狡猾面目和獾大胆本性的怪人。不过,他也有开心的时候。譬如,他发现追逐猫很有趣,也喜欢雨后蚯蚓纷纷出土的场景。但可惜,他始终是个行动笨拙的两足智慧生物。

《化身动物》透露着些许东方神秘主义。最后福斯特听从了它的召唤,变得无拘无束。正如他所说,在他化身褐雨燕时,他的文字和思绪遨游天际,“一览无余”。他认为,充分了解人鸟共享星球的细节之处,最能让他贴近褐雨燕的视角:“我看见了毛虫腿部绒毛的光泽,听见了番红花破土而出时发出的咕哝声。”

最终,福斯特接受了自己身为人类的现实,他认为人类总是充满好奇、时刻准备超越极限。这种想法并不新奇。一代又一代人试图与动物建立联系,甚至想变成动物,其中大多数人尤希望通过成为巫师或借助《猫狗也疯狂》(Homeward Bound)这类故事,来实现这一目的。这个到处都是汽车、房屋和电脑的人造社会才属新奇事物,那里的人们“不可能敏锐感受自然界”。福斯特承诺自己会重识原始能力并释放内心兽性,若想嘲笑这一想法,再容易不过。但好奇心占了上风。《化身动物》会干脆利落地告诉你如何认识自然,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它鼓励你四肢着地,开始学着四处嗅闻。

原文选自:经济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