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孤独

作者:爱新闻 由荟圆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3-25 16:09:04

走出孤独

《孤独之城:探险孤独的艺术》(The Lonely City: Adventures in the Art of Being Alone),作者:奥利维亚·莱恩(Olivia Laing),斗牛士出版社(Picador);336页;26美元。坎农格特出版社(Canongate):16.99英镑

现居纽约的英国作家奥利维亚·莱恩在几年前探索出了人类之间的一种新关系。她的爱人性情无常,使她常常感叹于生活的孤独寂寞和飘忽不定。除此之外,城市生活的急功近利更加让她感觉不到归属感。

而《孤独之城》就讲述了她这段时间的感受,书中着重突出了孤独感的屈辱性。在现代社会,孤独“越来越不被大家承认,人们对此闭口不提,因为害怕太过坦白会使其他人远离自己”。人们似乎更能接受愤怒,嫉妒,悔恨,贪婪。在这个日益缩小的互联互通的世界里,承认孤独就意味失败。莱恩女士专门针对孤独这一有害要素进行了案例研究,并引证了一些调查来证明孤独有害人体健康,且不易克服:“受害的个人和健康的社会对人与人之间的隔离状态负有共同责任。”

莱恩女士的孤独并非长期积累形成,她通过艺术的慰藉来克服孤独。她研究了四个经历孤独的人:爱德华·霍普(Edward Hopper),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大卫·罗维奇(David Wojnarowicz),亨利·达戈(Henry Darger)。她对后两个不太出名的人物所做的研究更令人触动。

孩童时期,罗维奇就受到虐待并被大家忽视,以至于在成年后的一段时间里,他都不会说话。无论室内布置,表演,写作,绘画,他的艺术作品选择关注那些易被历史忽略的内容。艾滋病的爆发为这位孤独患者提供了一份事业。他失去了朋友和爱人;自己也身患疾病。他加入直接行动小组ACT UP,并成为其中举足轻重一员。莱恩女士说,艺术和反抗之间的关系使他最终“拒绝了终生忍受的安静和孤独”。但是随着他病情的恶化,毫无存在感又再次萦绕着他。他在一篇日记中写道,“我正在慢慢消失。”他的骨灰被洒在白宫的草地前,以此来抗议政府对待危机的态度。莱恩写道,“在美国的正中心”,孤独的局外人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存在。

而达戈并不像罗维奇一样,能在白宫前通过艺术发现自己与世界的联系。他做了将近50年的医院清洁工。后来便去创造虚构世界的史诗性拼画,只不过他的作品在死后才为后人所发现。他的作品经常刻画对儿童的暴力行为,部分是因为他仍处在教条标准之外。他把这种恐惧视为人们为获得关注的极度恳求:这种残暴行为成为了屠杀的一个驱动力:为了得到神职人员的关注,或是为了证明哪怕只有一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做任何事情都是值得的。

莱恩在亲眼看到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时得到了慰藉,这表明与同有孤独之感的人获得共鸣会让我们得到安慰。她谴责了我们熟知的一种言论:以笔记本电脑为支撑的的数字文化使我们脱离了人类之间的联系。孤独并非随着互联网的产生而出现。和许多人一样,莱恩发现在人们的交流中,尤其是“在毫无风险的交流中,交流双方从来不会被拒绝、误解或不知所措”,但这种交流也会变得很难。如果消除了对交流失败的恐惧,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会如此可怕。这本极为大胆的书则在这一方向开辟了一条新路。

原文选自:经济学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