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的未知
心理学中,悬念的制造其实是利用了蔡格尼克记忆效应(the Zeigarnik effect)。这一效应是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布鲁玛•蔡格尼克(Bluma Zeigarnik)命名的。在威尼斯一家餐厅观察服务员工作时,她注意到,服务员似乎只有在上菜的过程中才记得客人的菜单,当菜上齐之后,菜单就从他们的记忆中消失了。回到实验室,她就发起了一项实验,让参与者猜字谜或穿线珠,一些受试者会在实验过程中被打断。后来,当她问这些参与者还记得做了什么任务时,中途被打断者回忆起来的可能性是顺利完成任务者的两倍。寻求问题的解决,这是人类的本能。
1995年电影《老古玩店》剧照 图源:萨利•沃尔什
然而,对于充满悬念的故事,我们都明白,结局永远不得而知,我们肯定会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悬念。这种感觉构成了一种“元悬念”。我们不断幻想着结局,却也在不断提醒自己:这只是个虚构的小说而已。而同时,疑惑带来的刺激感也由此滋生。当我们被迫等待的时候,我们的想象力正在“暴走”——现代社交媒体上的炒作与故事概要更是火上浇油——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把故事私人化,加深自己与人物的关系。我们迫切地想知道后续情节,却又舍不得故事终结。还有什么能比“未完待续”这几个字更令人心痒难耐?有时,甚至连故事的结局也还留有悬念,尤其是电视剧。因为编剧们也不愿就这样让故事完结,他们还竭力期盼这一季留下的悬念好让下一季顺利通过呢。
尽管回归连载小说的朱利安•费罗斯借力于科技,科技已经让我们的文化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变。而这种巨变,可能会削弱悬念对我们的吸引力,也可能使今后的小说家不再钟情于这一写作技巧。在狄更斯的时代,读者几乎要等待整整一个月才能得知后续的情节发展;但在2016年,在这样一个看电视喜欢换台、把同人小说当作饕餮盛宴——好像它们真出版了似的——的时代,连载作品的下一章往往也是唾手可得。这么多故事,抢着争取我们的关注,《贝尔格莱维亚》的悬念能否脱颖而出呢?况且,拥有了大批方便易得、又赏心悦目的替代品,或许我们的兴趣点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满足于小小的逗弄,转而关注那些能使我们产生怀疑和思索的东西。我们对于悬念的迷恋——正如人们常说的——还是未完待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