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六一儿童节,这个貌似天真烂漫的节日,起源于一场血腥的屠杀,发展于冷战中两大阵营的对垒。直到今天,六一节仍难免带有较强的政治色彩。该怎么过这一天,是个可以讨论的话题。
作者:李岩
每年六月一日这天,我们都会欢度六一儿童节。这个节,理论上叫“六一国际儿童节”,但其实,很不国际,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不过这个节。比如美国,很多学校五月底就放假了,“六一”这天不过是假期的普通一天而已。
如果追溯历史,你会发现这一天不仅跟小孩有关,更跟大人有关;不仅跟吃喝玩乐有关,更跟国际政治有关。小小一个儿童节,并不简单。
一、六一儿童节成因:中苏等国集体反对帝国主义而来
人们过节,经常过着过着就忘了最初为什么要过这个节。像六一节,好像自古以来就是传统节日一样,其实距今也就60多年的历史。
国际儿童节的设立,和二战期间一次著名的屠杀——利迪策惨案有关。1942年6月10日,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以及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
六一儿童节的来历,与战争和屠杀相关
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需要注意的是,当时已经是冷战时期,会议又在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首都莫斯科召开,谴责的还是“帝国主义分子”,可想而知,参会的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这个名为国际的儿童节,其实是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