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任璧莲《谁是爱尔兰人?》

作者:爱新闻 郭汪韬略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6-15 13:42:53

在其首部短篇集中,华裔美国小说家任璧莲重新检视了种族成见。

书评:任璧莲《谁是爱尔兰人?》

《谁是爱尔兰人?》英文版书影(图片来源:亚马逊)

现代美国小说可谓百家争鸣,任璧莲(Gish Jen)无疑是其中一把好手。她在字里行间写尽华裔美国人的另类与辛酸,笔下的形象亦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谁是爱尔兰人?》(Who’s Irish?)是她的首部短篇小说集,出场角色众多,令人惊艳。作家的笔触在不同视角、各类时空间跳转。既有借书中人物之口的个人体悟,也有诙谐幽默的全知叙事。故事背景更是在美国乡村、中部城市,甚至是大洋彼岸的中国之间切换。小说人物林林总总,不一定人见人爱,更谈不上供人瞻仰,但总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或许就是任璧莲小说的魅力。

同题短篇《谁是爱尔兰人?》可谓全书的扛鼎之作。故事的主人翁是一位中国老妇,女儿嫁给了一个爱尔兰裔美国人。在思想自由的美国化女儿眼中,母亲带孩子的方式实在糟糕透了。外孙女犯了错,这位老祖母竟采取了中式惩罚,狠狠地揍了她一顿。于是,女儿决定让母亲搬出去住,并开始四处找房子。最后,中国老太太与亲家母,一名年纪相仿的爱尔兰老妇,住到了一起。没想到,后者竟也对晚辈的处世方式大惑不解。由此看来,除了文化冲突,代沟也是移民家庭绕不过去的坎。

任璧莲技法高超,在书中重新检视了种族成见。《同日生》("Birthmates")就是一例,此篇更是被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收入1999年主编的《20世纪最佳美国短篇小说》(The Best American Short Stories of the Century)中(注:这本选集极富盛名,作品遴选自此前评出的84卷《美国年度最佳短篇小说》(The Best American Short Stories))。故事的主角是一名手头并不宽裕的华裔商人。出差时,他住进了一家经济型旅馆,在大堂被一个小混混打晕了过去。当他醒来,发现自己身处一位年轻的黑人妇女房中,迷糊间瞥见对方正煮着什么,而桌上竟摆着一大包白色粉末!他以为落入了毒窟,可最后真相大白,那是一袋奶粉。原来,黑人妇女想为他冲一杯热牛奶,无奈买不起新鲜的。

《邓肯在中国教英语》("Duncan in China")则已接近中篇规模,是传统移民故事的绝妙反转。主人公邓肯是个华裔小伙,从小在美国长大,却醉心于中国式的儒雅与文化习俗。因此,他跨越大洋,想寻找“那个既高贵又节制且难以言喻的中国”。可当他真的来到中国,时值文化大革命结束,眼前所见并不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宋代瓷器,而是一个人心惶惶、欲念丛生、鼓吹读书无用的社会,外加一个罹患肺结核的堂兄。

集子中收录的另一则中篇《房子,房子,家》("House, House, Home")就逊色不少。本篇行文冗长,讲述了一场失败的婚姻。女主人翁在大学期间,爱上了她的艺术科教授,后者虽学识渊博,但为人古怪,比如,“斯恩不明白他干吗不能穿别人的衣服,如果这衣服恰好触手可及。还有,干吗不能在派对上拿起某个人的相机,背在你的后面,偷偷抓拍你所看不到的派对一角呢?”其虚伪作态让人顿生厌恶,无疑是当代小说形象中最讨厌的一位。故事中,亚裔女主人翁最终受不了丈夫自私的脾性,选择了离婚,并与一位心思细密、思想开放的夏威夷壮汉生活在了一起。这位名为卡佛(Carver)的男子让女主人公看清了自己是“怎样成为人妻,怎样被迷恋,怎样被看作‘东方文物’”的。此类平铺直叙不免引人怀疑,任璧莲擅长的嬉笑怒骂哪去了?结尾,作者竟还加上一句,两名男子都“生理正常”。(注:小说引文均摘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谁是爱尔兰人?》一书,作者任璧莲,译者金衡山、梁超群、朱洪达、孙璐)

《房子,房子,家》此前从未发表,字里行间充斥着浓浓的70年代风情。笔者斗胆猜测,任璧莲或欲将此文写成长篇小说,无奈中道遇阻,便改为中篇,收入选集。鉴于本篇在语言与主旨上无法比肩前作,这一决定或许有失明智,然而小说集其余篇章无疑是文坛佳作。

本文作者杰米·詹姆斯(Jamie James)现为《纽约客》(New Yorker)、《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及多本杂志撰稿。

书籍链接:《谁是爱尔兰人?》任璧莲著,金衡山、梁超群、朱洪达、孙璐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

原文选自:Salon

译者:爱新闻 郭汪韬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