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约会:爱的苦役》

作者:爱新闻 崔雪璐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6-28 17:23:32

书评:《约会:爱的苦役》

《约会:爱的苦役》(Labour of Love: The Invention of Dating),莫伊拉·韦格尔(Moira Weigel)著,Farrar, Straus & Giroux出版社,292页,26美元

直到20世纪初,求婚一直都是以一种相当直白的方式进行。男性追求者在长辈关切的注视下去符合条件的女性家中拜访。这之后,热情的小伙子们经常以结婚为目的看望心仪的对象。这些套路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就像跳舞一样驾轻就熟。现代的追求者们并没有如此幸运。谁来买单?何时发信息?两个人之间要保持多远的距离才合适?不管你是渴望一段感情,还是仅仅想要一夜情,就像莫伊拉·韦格尔(Moira Weigel)在《爱的苦役》(Labour of Love)中写的那样,约会“与当前最糟最不靠谱的劳动方式很相似:就像是一项完全没有报酬的实习工作”。韦格尔在求爱这件事上偶尔打趣,但更多的是提出一些犀利的见解。

韦格尔认为,爱的规则源于经济条件。“约会”这一理念伴随着工业时代的曙光而出现,当时新的机遇吸引了大批年轻人迁到城市。很快,女性员工便成为大批男性追求的潜在对象,但她们往往住在廉价公寓或者合租房里,很难找到合适的机会招待其追求者。因此,男性就将谈情说爱的地点定在餐馆或是舞厅,用“请客”做诱饵来吸引那些收入微薄的女性。最初,执勤的风化纠察队认为这种约会性质可疑,常会抓捕那些参与其中的女性。但随着这种形式在工薪阶层的流行,沙龙和游乐场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到了20世纪前十年中期,连一些中产阶级也认为“约会”是一种合法的求婚方式了。

人口结构的变化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低出生率使得父母们过分溺爱孩子,于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年轻人开始以一种新的方式聚集在一起,尤其是从20世纪20年代,美国学生开始读男女同校的学校开始。汽车给予了年轻的情侣们前所未有的隐私权,密歇根大学的一位教授在1928年鄙夷地说道:“曾被认为粗俗的‘调情爱抚’,现在已经成为最普遍的事了。”或许,被自己孩子的行为习惯所震惊,一直都是家长们的命运。20世纪50年代,人们讶异于那些年轻人,本该在恋爱中挑三拣四的他们们却已经“发展稳定”了。这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男性锐减,聪明的女性开始寻求安稳而不再玩弄情场。

婚恋市场已经催生了无数的产业。20世纪20年代,连一些尊贵的女性也开始化妆,化妆品行业兴起。20世纪60年代后期,大部分的饮酒场所禁止单身女性入内,因此一位具有进取精神的纽约人开了一家“星期五酒吧”(T.G.I. Friday’s),“单身酒吧”由此诞生(这间酒吧相当受欢迎,以至不得不用隔离带阻挡涌入的人潮)。录像约会服务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为时间紧迫的雅皮士提供了便利,这也为后来世纪之交时高科技约会市场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基础。而对一些年近40仍未找到伴侣的人来说,他们对约会的渴望也推动了生育治疗行业的发展。

在讲述恋爱模式的演化进程时,韦格尔女士不时也会跑题。她总是试图用豪言壮语掩盖略显单薄的观点,并且把同情分大都给予了女性。但是她注意到现代求爱法则中充满了矛盾的信息,这一点说对了。那些在工作中被鼓励“向前一步”的女性,却经常被人劝说要降低姿态吸引男性。而在办公室可能需要听女性吩咐的男人们,下班后却又被鼓励要表现得无可匹敌,并且需要为两人共同享受到的乐趣买单。韦格尔女士认为,这种安排维持了一种“男人在爱情中占主导地位”的假象,同时或许也能解释为何在经济不明朗时期,恋爱是如此辛苦而又让人捉摸不透。

原文选自:经济学人

译者:爱新闻 崔雪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