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伊朗要开全世界最大的书店?

作者:爱新闻 金芊芊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9-14 11:00:47

为什么伊朗要开全世界最大的书店?

德黑兰书展(图片来源:法蒂玛·巴哈拉米/阿纳多卢通讯社/盖蒂)

有个难题一直困扰着伊朗官员。政府一方面想让民众增加知识,另一方面又不想他们知道的太多。

伊朗拥有辉煌的艺术史、科学史和文学史,因此伊朗人对文字的爱慕之情热爱已深深根植于他们的社会之中。但是,伊朗人的阅读量远远不够。书店在伊朗非常稀有,伊朗有8千万人口,却只有大概1500家书店。曾经有段时间,一本书的发行量可以达到3300到5500本。但是如今,这一数字已经降到500甚至300。

这就是为什么伊朗政府最近宣布要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建造全世界最大书店的原因。当然这里的“大”指的是建筑面积最大。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个记录的曾经持有者是纽约市的巴诺书店(Barnes & Noble bookstore),其占地面积有15.43万平方英尺。可惜在2014年的时候,第五大道的旗舰店关门了。

德黑兰市政府艺术文化组织的领导人穆罕默德·萨拉希(Mahamoud Salahi)宣布计划建的花园书城(Bagh-e-Ketab)占地面积将达48.44万平方英尺(4.5万平方米),是曾经世界纪录保持者的三倍之大。这个书城会满足各行各业、各年龄层的需求,但重点关注年轻人的需求。书城内有礼堂供戏剧演出使用,还设了四个研究部门专供大学教授举办学习研讨会。据报道,德黑兰市政府已经在这个项目上投入超过300万美元。

“目前,我们正在给这间新书店装设备。我们希望所有感兴趣的出版社都能够将作品摆上我们的书架。”萨拉希告诉伊朗记者。2015年间,他发起了一项倡导读书的运动,在公交车和地铁上分发免费书籍和小册子。不过这项运动早在三年前就被叫停了,原因不详。

在推广阅读这件事上,萨拉希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伊朗拉什特市(Rasht)的一位出租车司机决定将自己的车改造成移动图书馆,希望能让更多人爱上文字。但是这样的努力真的会有回报吗?

伊朗人民对于书籍缺乏兴趣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们的审查制度。伊朗被评为世界上十大审查最严格的国家之一。书籍的出版要经过非常繁琐的程序。在卡夫卡式的官僚体制(Kafkaesque bureaucracy)下,一本书可能会花上几个月甚至是几年的时间才能通过审查。首先,书本必须交由伊朗文化与伊斯兰教令部(the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Islamic Guidance)至少一名匿名审查官来审阅,这名审查官的职责就是确保文本内容遵守了伊斯兰共和国的规章制度,不过这个法律是由审查官来阐释的。审查官的工作在波斯语中叫做momayezi,即”评估”的礼貌用语。审查过程极其复杂,他们通常要依靠快捷键”Crtl+F”来搜索被视为反伊斯兰、危害伊朗安全或不道德的关键字词。举个例子,哈利波特系列中描述亲吻和跳舞的场景,还有涉及酒精的细节在波斯语译本中都被改动了。有时候整个章节都会被删掉,有些书则绝无可能印刷成册。

一月,伊朗文化与伊斯兰教令部增加了新的审核条例,包括禁止出现外国动物的名字、某些外国领导人和酒的同义字。总之,禁令涉及了一切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Ayatollah Ali Khamenei)认为属于“试图摧毁伊朗伊斯兰宗教性质的西方文化入侵”的东西。

自从2013年实干主义总统哈桑·鲁哈尼(Hassan Rouhani)上台后,文化领域包括电影、文学和戏剧有了很多改进。部分书籍和电影的禁令得以解除,其中包括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的《虽有犹无》(To Have and Have Not,1937)、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的《卡车》(The Lorry,1977)、若泽·萨拉马戈(José Saramago)的《失明症漫记》(Blindless,1995)和崔西·雪弗兰(Tracy Chevalier)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1999)。

虽然每年德黑兰为期十天的国际书展每天都能吸引五十万伊朗人,问题还是存在。书展虽标榜自己是“国际性的”,但是鲜少出现国外的书籍和出版商,特别是西方的。去年,当局就撤下了10本书和29个展台,目的是“展示和销售其他出版商的书”。

为了反抗审查制度,国内外的作家和读者都把禁书上传到互联网,伊朗人民可以免费从上面下载。网上很容易找到伊拉吉(Iraj Pezeshkzad)的经典成年小说《我的舅舅拿破仑》(My Uncle Napoleon,1973)和萨迪克·希达亚特(Sadegh Hedayat)的《盲眼猫头鹰》(The Blind Owl,1937)。无数被禁的西方读物也译成了波斯文,流传在网络上,其中包括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的《上帝错觉》(The God Delusion,2006)和《盲眼钟表匠》(The Blind Watchmaker,1986),还有萨尔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的《撒旦诗篇》(The Satanic Verses,1988),这本书直接让1979年伊朗革命的领袖霍梅尼(Ayatollah Ruhollah Khomeini)对该书作者下了追杀令,至今还有效。

伊朗人民还提出开办网上出版社,让作者的作品以电子书的方式出版,在网站或者谷歌图书之类的应用程序上发布。2013年以来,总部设在伊朗的Nogaam出版社已经出版了25本书,其中大多数的作者都是本国居民,因为外国人的书根本不能过审出版。图书是众筹出版的,只要作者从其作品中得到补贴,这些书就能免费下载。诸如Fidibo等其他公司则相当于电子图书馆,主要提供伊朗政府允许出版的电子书。

不管政府愿不愿意,伊朗人民都都越来越倾向于阅读电子图书,就像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一样。即便如此,人们依然会从从出版没有限制的阿富汗走私禁书。伊朗人还会拜托旅行的亲朋好友将走私的书藏在箱子里。至少,我就是在这样拿到了丹·布朗(Dan Brown)所著的《达芬奇密码》(The Da Vinci Code)以及《哈利波特》系列的英文原版。

原文选自: aeon

译者:爱新闻 金芊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