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自我欺骗?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9-28 15:55:15

当自欺蒙蔽了你的理智

“许多人都曾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因自欺而自责。想想你荷包里的钱就知道了。你原本认为账单里的钱白纸黑字会写得清清楚楚,但当你开始一厢情愿,自欺欺人之时,事实往往并不如此。”金融心理学公司(Financial Psychology Corporation)的总裁凯瑟琳·格尼(Kathleen Gurney)如是说道,这家公司位于佛罗里达州的萨拉索塔市。

她甚至见过许多不愿面对事实的金融顾问,尽管他们有丰富的理财知识,但却无法认清真相。她提到,有一位理财师竟不知道他会因无法还清按揭贷款而面临失去房子的危险。有些顾客拒绝面对拖欠信用卡债务将带来的影响,格尼表示。

“自欺有明显的阶段性,久而久之则会变成一种习惯。”格尼说道。第一阶段只是纯粹不愿意接受恼人的事实,比如你会拒付支票或者定期欠账。

如何走出自我欺骗?

若你能做到“看无过,听无过,言无过”,你还能让自己相信一切都很顺利吗?

自欺的第二阶段则是将预估损失降到最低。在这一阶段,人们接受了事实,却声称事情没有想象中坏并将自己的应对措施合理化。“这件事确实发生了,但只要我这有足够的钱,以后就不会拒付任何支票。”

自欺的第三阶段则是转移矛盾。在这一阶段,你承认问题所在,却回避责任。“我知道,但这真的不是我的错,因为我太忙了,又同时有好几份工作……”格尼的建议是:向朋友或专家求助,让他们和你一同分析你的财务现状出现了哪些问题。“不断扪心自问,直到你找到问题的答案。”另外一个方法就是做一份心理自测问卷,了解你的理财个性对认识自己的投资习惯大有裨益。

其他建议:绘制一张图表,并在表中写下你声称想要得到的,以及你实际上所做的事,又或者是像格尼建议的一样,记录下你对自己各类银行卡财务状况的感受,将它们整理汇编,看看是否可以从中发现你的理财趋势。

大祸临头

自我欺骗不仅普遍存在于人们的金融理财和感情关系领域,还会蔓延到职业生涯中。在这一领域,“一厢情愿”同样容易在人们评估事实时占据上风。纳丁·金贝尔(Nadine Gimbel)的一位客户就正受到自欺的困扰,纳丁是法兰克福的一位职业规划师,同时也是空间管理(RF/F Raum Fuer Fuehrung)咨询公司的销售经理。这家咨询公司专为企业组织提供灵活的管理策略。

她曾经帮助过一位大型德资银行的中层领导,这位女士抱怨自己工作辛劳却从未得到升职。四十岁出头的她对自己想得到的职位和想晋升的原因几乎毫无概念。与此同时,她一直期待有人能够注意到她的努力。这种盲目的自我蒙蔽让她的事业一直止步不前。

“她一直骗自己别人会主动发现她的好。”金贝尔说道,她说服这位女士认清自己的意愿并主动与上司沟通,“她这样做之后,她的上司意识到了她的价值所在。”

对那些不想工作上遭遇瓶颈的人,金贝尔建议他们首先认清自己的真正诉求,然后通过采取必要措施来为自己的愿望负责,比如与上司沟通或者是离开已无发展前景的工作。“人生充满变数,我们的坚持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害怕变动。”金贝尔说道,“我们常常会遗憾那些没有采取的措施,或者是没能把握的改变。我们永远不知道如果当时不曾害怕,自己的人生会走到哪一步。”

寻回勇气

诚然,认清事实以及采取行动需要勇气和坚定。对贝恩来说,这段亲密关系的转机在她看到新伴侣挑剔自己的女儿时出现了。

“当你突然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在经历梦幻的恋情,这感觉就像在自食其果。”贝恩说,她补充道,当她终于意识到自己一直在自欺欺人时,她感觉到“锥心的疼”,并且想要“逃离这种生活”。

“就像是帘布拉开,你看清了生命舞台的本来面目。”

作者:Rhea Wessel

译者:陈蕾羽

编辑:钦君

原文选自:BBC

如何走出自我欺骗?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