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能被改变吗?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10-17 09:13:41

心理学家们一直在讨论人内在的变化性。

性格能被改变吗?

费城的动态雕塑大赛,选手们个性十足。/路透社

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想要改变自己的性格。在2014年一项关于人的性格目标的研究中,大多数被调查者都希望自己变得更外向、和善,情绪更稳定或更乐于尝新。高达97%的人希望自己在处事上更认真谨慎。

这些愿望源于对自身的不满。如果在性生活、业余消遣或是交友中遇到不顺,人们就会希望自己能变得更加外向。如果不满于自己的经济状况或是学业成绩,人们就会希望自己处事更认真谨慎。这些发现正对应着社会学家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提出的“不满具体化”概念,即当人们开始体会到生活的不顺时,他们或许会改变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调整应对问题的优先顺序,以此来实现自我进步。

每年美国人会花数十亿美元购买帮助自我完善的书籍、CD,参加研讨会、辅导班和压力管理班,都是为了能让自己变得更好,变得更善社交、更有效率、更热情,提升个人魅力。理论上来说,人们可以被激励做出改变,但心理学家们仍在讨论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性格真的能被改变吗?

关于个人性格的培养,当下存在许多错误观念。社会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因指导了著名的斯坦福棉花糖实验而闻名。在他1968年所著的极具争议的书《人格与评估》(Personality and Assessment)中,他指出,任何声称性格会保持不变的说法都是谬见。他认为,在特定时刻,与其说人的行为是受内在性格支配,不如说更多是受环境影响,他的研究指出前后行为间的相关性为0.3(置信度为1.0)。

心理学家西摩·艾本斯坦(Seymour Epstein)于1979年做了一系列研究,分别观察几种情境下人的行为,情境包括冲动状态、喜悦状态、习惯养成和问题应对。他发现米歇尔的观点是正确的,无论何时,与其他因素相比,环境对人的行为影响都会更大。但艾本斯坦指出,有一点米歇尔没有考虑到,那就是人在非独处状态时,其行为表现还是会反映出较强的个人性格。在艾本斯坦的四项研究中,通过两周的行为观察比较,人的性格稳定度突破了0.3,有时会达到0.9。

最近的研究已进一步证实了艾本斯坦的发现。人的性格特征可被视作一种复杂的“密度分布”,即每个人在一天当中会呈现出多种内在性格。与个人性格不符的行为其实不算是例外,而是正常现象。并且从行为分布角度看,个人差异是一直存在的,因此讨论人与人之间的性格差异仍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话题。比如,几乎每个人在一天当中都需要一定的独处时间,但其中一些人需要独处更久。

这一性格研究的新发现还指出,只有在重复多次呈现出一定的性格模式后才能说某个人是内向的、和善的、谨慎的、情绪稳定的或者乐于尝新的。基因的确会影响到行为模式(布莱恩·利特尔(Brian Little)认为人还是具有“生物源”天性的),但并不存在某一种行为模式更高级的说法。人们的性格模式经过长时间足够的调整是有可能被改变的。

从理论上看似乎很理想,但实践起来如何呢?即便不做出任何努力,在人的一生中性格是会发生一些改变的。研究发现,随着年纪增大,人会变得愈发成熟,也更加适应社会。一般来说,65岁的老年人会比85%的年轻人更自律,比75%的年轻人更和善。社会身份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在工作中需要投入更多的人会变得更认真谨慎,同样,情感上的长期关系会让人情绪更稳定,自尊心更强。事实上,在任何情境中,一个人需要投入的心力越多,其性格也就越有可能发生改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