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大多数购买自我完善书籍的人对于这种改变可能不太感兴趣。这些人更想知道他们是否能根据个人意愿来改变自己的性格,那么除了换工作、换社会身份或者保持长久的情感关系,他们能否按自身想法来改变性格呢?
有一项研究指出可能性是存在的。在2006年的一项研究中,有些大学生担心自己将来会变成无聊的人,于是他们酗酒豪饮,认为这样会使他们成为更有趣的人(这种方法可不值得效仿!)。201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学生们会主动选择一些有助于发展个人性格的课外活动,比如培养领导力的活动。
最近,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和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的研究者内森·哈德森(Nathan Hudson)和克里斯·弗雷利(Chris Fraley)以一些大学生为观察样本,在16周课程的学期初,这些学生都表示自己有改变性格的愿望(比如:“我想变得更健谈”),接下来每一周他们都会接受性格测试,观察性格的发展变化。
为了帮助参与者达到自己的性格发展目标。研究者随机给其中一半的学生提供了“目标激励”的介入指导。研究者会让学生关注他们自己最想改变的性格特征并给出具体的方案,比如“给安德鲁打电话邀请他周二吃午饭”,还让学生们想一些“如果……就……”的备用方案,比如“如果我感觉压力很大,就给妈妈打电话聊聊。”那些参与者还被告知要避免过于宽泛的目标,比如“我想要变得更自律,学会控制自己”这样的目标就太模糊了,不易于实现。
在这一学期中,那些想要变得更加外向、和善、情绪稳定的学生往往在性格上得到了切实的发展。比如想要变得“比现在”情绪更稳定的人,他们每个月都确实在情绪稳定性上得到了进步。并且和对照组的学生相比,给出切实方案的学生能在外向性、责任感、情绪稳定度上得到更大进步,但这种介入方法并不能帮助想要变和善的学生达到他们的目标。
这些实验结果听起来似乎很棒,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变化程度很小。在长达一学期的观察中,这些性格变化进行得十分缓慢,并且也还算不上是根本性的改变。但哈德森与弗雷利的实验方法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果,点出了一个被广泛误解的人格成长问题。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的珍妮特·波利维(Janet Polivy)和彼得·赫尔曼(Peter Herman)认为,许多人在自我改变上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比如追求速度快变化大,指望不费功夫就能得到好结果,由于这种“错误愿望综合症”的存在,一些人往往无法达到发展目标。
根据他们的理论,人们在一开始倾向于选择有难度、甚至不太可能实现的个人发展目标(比如:“我要变瘦”)。经过一些努力后,他们往往无法实现这样的目标,同时还会给自己的失败找一些理由,比如,没成功只是因为努力的不够而已。他们告诉自己只要做一些小调整就会成功的。然后他们拿出决心再次尝试,却只在计划上做了一点点改动,对于结果仍然抱有不太实际的期待,满怀希望但结果却再次让他们失望。这个恶性循环会一直持续下去。
如果想要在性格上做出真正的、长久的改变,首先应该对那些宣称可以快速实现自我发展并从根本上改变性格的培训项目持批判态度。正如培养思想感受和行为模式需要一定的时间,改变自我也更是如此,可能要许多年。但好消息是,改变性格是有可能的。
译者:赵雪莹
编辑:钦君
原文选自:《大西洋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