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颠覆了我们对死亡的认识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10-27 16:08:08

她颠覆了我们对死亡的认识

在《美国人的死亡方式》这本书中,米特福德详细地描述了将一具普通的尸体变成一幅“记忆画面”的过程(来源:盖蒂图片社)

表面上看,这是一种卫生措施,防止尸体进一步腐烂,让哀悼者们能够看到自己心爱的人最后一眼。实际上,这很大程度上属于死后整容手术。防腐剂会吸干静脉中的血液——越快越好,以避免细胞损伤,然后让防腐剂回流到动脉中。入殓师可以选择多种色调,棕黑色或健康红润色,或者仅仅是为了重拾“自然的颜色”,帮助皮肤保持青春的饱满度。接着,殡仪工将对身体各部分进行拉皮整形,填充并修复因疾病和岁月而受损的面部组织,然后将面部修复地极具有吸引力(容光焕发)。

最后,牙齿增白,化妆,给尸体穿上整套服装。米特福德惊讶地发现,有一个专为逝者提供衣服的巨大市场;她最喜欢是一个特殊的文胸品牌,专为“修复尸体”而设计。她认为,很多哀悼者被无理地要求购买最昂贵的棺材,美丽的鲜花和感伤性的商品(比如纪念品,心形骨灰盒),其背后的意义在于,买东西不买最好的会有失礼节。

米特福德质疑这些侵犯性操作的价值和效用。她感到失望的是,殡葬业者有时会阻碍基本的医疗尸检,因为这将使得美化尸体难以进行;她反对这一事实,即他们经常用伪心理学美化自己的服务,说服哀悼者奢华的葬礼和美观的尸体是悲痛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尽管没有证据表明这一点。她认为,脆弱的家人本可以做的更好一些,他们可以去看看资质较好的心理医生,而不是受人教唆花这么多钱去买豪华的葬礼花圈。

她颠覆了我们对死亡的认识

尸体通常会被化妆,接受更具侵入性的操作,之后方能安息(来源:盖蒂图片社)

最重要的是,她不满这一事实——死亡正在被美化和修饰,遮蔽了现实的残酷。米特福德认为现在是时候让公众直面生死了。

美国民众同意这一观点。米特福德曾预计该书销售只有几百份,但首印——高达20000册——当日便售罄。该书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在最近几年中一直流行。1965年,导演托尼·理查德森(Tony Richardson)将其作为电影《我所爱的人》(The Loved One)的灵感来源,将其宣传为“足以冒犯所有人的电影”。2013年,大卫·鲍伊(David Bowie)将其列入他所读书目的前一百位。

这本书最关注的其实是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火化尸体还有更多的选择,比如最简单基本的“米特福德服务”。她很高兴,每当火葬师以她的名字命名一个便宜又合适的棺材时,她都相当高兴。在信中,她指出,罗伯特·肯尼迪(Robert Kennedy)甚至告诉她,《美国人的死亡方式》启发了他为兄弟安排的一场葬礼——美国前总统约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

今天,科学提供了比以往更多的方式来缅怀逝者,可以肯定的是,米特福德会更加赞同其中的一些。例如,在西雅图的《城市死亡计划》中,尸体会变成堆肥——比起典型的焚尸方式,这种尘归尘是一种更环保的方式。另一方面,低温冷冻或许并不像是她会赞同的方式,当然我们无法断言。《新科学家》杂志最近的研究表明,这些项目中可能会诞生一些有价值的医学研究。

至少,有关死亡的对话可能会使人们少一点羞耻感。比如以鼓励坦率讨论这一主题为目标的“死亡咖啡馆”。2004年,由瑞士社会学家伯纳德(Bernard Crettaz)创办的“死亡咖啡馆”为人们在茶余饭后谈论死亡的话题提供了场地。这些人认为,我们需要更多地参与到这些实际的决定中,决定自己以怎样的面貌离开这个世界,让别人记住我们的方式,以及自己会给他人造成多大程度的悲痛。

她颠覆了我们对死亡的认识

米特福德的其中一项遗产就包括让人们减少了一些对死亡的羞耻感(来源:阿拉米图片社)

米特福德当然也会以同样坦诚幽默的方式面对自己的死亡,这种幽默与坦率也给她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活。1996年初,她开始修订和更新她的代表作(将新版本名字称为《行尸走肉》),当时她被诊断出患有转移性肿瘤,所剩时间已不多。她保持乐观,并感恩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她自己的书,让自己的生活放慢脚步,有始有终。她于当年7月22日死亡,享年78岁。

她曾经开玩笑说,尽管她呼吁用更简单,更有尊严的态度面对死亡,但是对于她自己,还是想要精心安排策划——“封锁街道,高职位的政要面对着精美的花圈为她啜泣,宣读誓言——诸如此类的事情”。她的朋友们遵守了这一要求,预定了六匹棕黑色的马,拉着一架精美的玻璃棺柩穿越圣弗朗西斯哥城区,后面跟随着十二人的铜管乐队。

如果米特福德能看到这一景象,她肯定会嘟起嘴唇露出调皮满意的微笑。投身于殡葬业这么多年,她唯一遗憾的是不能够参加自己的葬礼。她曾写道:“天啊,我多希望我也能参加自己的葬礼。”

译者:崔雪璐

编辑:钦君

原文选自:BBC

她颠覆了我们对死亡的认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