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头士算什么?李斯特才是音乐界的首位“巨星”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11-04 17:09:06

披头士算什么?李斯特才是音乐界的首位“巨星”

19世纪,为钢琴演奏家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尖叫呐喊、神魂颠倒的女性,给我们这个时代(从披头士乐队到贾斯汀·比伯)的粉丝树立了榜样。

女歌迷们一见到自己的偶像就尖叫呐喊、泣不成声、神魂颠倒的壮观场面,似乎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从五六十年代掀起的“猫王”热和披头士热开始的,而时至今日,单向乐队和披头士乐队的粉丝们为谁是地球上最忠诚的流行音乐粉丝决一胜负,又让粉丝文化重获了新生。但不管是旧时代,还是现如今,粉丝追星的现象其实都大同小异。更为令人惊讶的是,追星并非起源于战后的流行唱片时代,而是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古典音乐厅,那里有一位年轻的匈牙利人,名叫弗朗茨·李斯特。他才华横溢,天赋异禀,从一个出生贫瘠的穷小子蜕变成为一位真正的‘名人’。(据《牛津英语大词典》解释,‘名人’(celebrity)这一单词用于表示出名的意思,首次出现在19世纪30年代,当时李斯特名声鹊起。)这位古典音乐奇才巨星——甚至比他的偶像,小提琴演奏家尼可罗·帕格尼尼(Niccolò Paganini)更杰出——这位传奇作曲家、钢琴家和教育者带来了传记作家奥利弗·霍姆斯(Oliver Hilmes)博士笔下“感染力爆棚的‘李斯特狂’(Lisztomania),在一段时期内席卷了整个欧洲”。

披头士算什么?李斯特才是音乐界的首位“巨星”

李斯特是一位伟大的音乐演奏家,总会弹奏高难曲目来取悦观众(图源:迪亚哥/华盖创意图库)

弗朗茨·李斯特(1811-1886)是一位音乐神童,年少时就在维也纳、巴黎和伦敦演奏乐曲。观众们如痴如醉,不仅膜拜他与生俱来、异乎寻常的演奏技巧、良好的音乐想象力,还痴迷于他演奏钢琴时那种奇妙的气质,甩着齐肩长发,摇曳着身躯,叮咚按着琴键。在八年的时间内,他开办了一千场小型音乐会——“简直不可思议。”霍姆斯感叹道,“在这一过程中,他已经成长为一名能够开国际音乐会的职业钢琴家。政府官员对他大献殷勤,女粉丝们仰慕不已,还有些粉丝失去了理智。当时的流行媒体对李斯特的演奏会作了大量报道,又花更大篇幅报道了粉丝们的各种疯狂追星行为。”

喜爱古典音乐的观众通常举止得体,而李斯特的粉丝们则表现得完全不同,霍姆斯写道:“有段时间,李斯特的公开露面引发了观众的极度热情,他当时是好多疯狂粉丝的性幻想对象。有些女粉丝兴奋得忘乎所以,都不记得自己姓什么,连童年的美好也一时想不起来,一心只想靠近自己的偶像。一个目击者回忆说,‘在一次演出现场,一个女粉丝捡起了李斯特扔在地上的半根香烟,尽管不断干呕,她还是假作陶醉地吸着那半根烟’。男爵夫人和伯爵夫人们互相拉扯对方的头发,争相抢夺李斯特用过的水杯或手帕。”

尖叫、欢呼、神魂颠倒

“李斯特狂”这一术语由19世纪的德国诗人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首次提出,他和李斯特出生在同一时代。但这一行为——或者类似的行为——在21世纪的今天,并不是完全不合时宜。露丝·德拉(Ruth Deller)是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媒体与交流学院的一名主讲老师,也是研究粉丝行为的专家,她指出:“我们会发现,如今粉丝们的追星行为和当时李斯特的粉丝如出一辙。那时候关于粉丝情感和身体反应的报道——尖叫、欢呼、晕倒,还有粉丝们一直跟随着李斯特去不同地方演出的行为,如今看来都相当典型。” 德拉认为,“尖叫、晕倒的女粉丝”这一刻板印象可能就源自当时媒体对李斯特演出铺天盖地的报道。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