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化符号,枕头似轻非轻。乍一看,枕头又轻又软,可以说是最不锋利的物件了。然而,早在16世纪,普普通通的枕头就有了意想不到的内涵深度。中国剧作家汤显祖曾写过一个著名的故事:一位智者在一个小客栈遇到了一位意志消沉的书生,给他一个枕头供他入睡。书生做了一场栩栩如生的梦,梦里人生圆满。梦醒过后,书生发现,这场50年的美梦只是一场短暂的午睡而已。读罢,原本令我们感到惊奇的枕头,突然就让我们心生了几分恐惧。
《邯郸记》是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之一,取材于唐代作家沈既济的传奇《枕中记》,即“黄粱美梦”故事。
后来的作家在创作时,同样没有简单地把舒适的枕头等同于一场好眠。19世纪,英国小说家夏洛特·勃朗特曾颇有诗意地写道:“皱巴巴的脑袋,让枕头无眠。”她不只调换了形容词和名词的搭配,还调转了句子结构,模糊了脑袋与枕头之间的界限——究竟谁要休息,而谁是用来休息的?
勃朗特的这句话里,枕头和脑袋调换了位置,却又融合成了同一种意象。这可能是她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蒙田身上学来的修辞手法。蒙田认为,“无知是最柔软的枕头,可以让人高枕无忧。”在他看来,智慧与幸福永远都在打枕头战,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按照他的逻辑,邪恶的聪明人总是寝食难安,坚忍的愚者才会高枕无忧。
读了汤显祖、勃朗特和蒙田的语句,我们或许更能体会国际枕头大战的吸引力。如同宣泄盛宴一般,一年一度的国际枕头大战就是一次大扫除,屏蔽日常生活中的尔虞我诈,放空全世界人们的大脑。在这里,枕头不只是卸下重负、好好休息的平台,还象征着沉重的思维。这种思维犹如一个锚,会把全世界的灵魂拖下海——因此我们必须减轻它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