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斩获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季播电视节目唯一大奖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6-19 09:49:40
 
 

《朗读者》斩获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季播电视节目唯一大奖

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朗读者》再次打破曲高和寡的魔咒

6月13日,董卿在上海白玉兰电视节开幕论坛上作以《以文学之名 叩问生命》为主题的演讲,分享了《朗读者》制作的台前幕后。

真人秀节目四起、娱乐至死的氛围中,娱乐化同质化竞争激烈,《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汉字英雄》《见字如面》等文化类节目看似窄众,却凭借着有营养的内容、丰富的节目形态、各具特色的叙述或表现,打破了传统刻板印象,收获了高口碑。同时,在喧嚣浮躁的现代社会中,阅读变得碎片化图片化,深度阅读日渐式微,书本难以给心灵滋养。而在董卿看来,朗读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由此,一档品味阅读的栏目《朗读者》被孵化而生。

董卿首次作为节目独立制作人,将她作为主持人长达20多年电视经验全情绽放,从节目创意到立项,到嘉宾的选择,到舞台、灯光、开场札记,到经费、赞助商、播出平台等,她都事无巨细参与。《朗读者》于2月18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与综艺频道黄金时间联合播出,董卿在首播开篇中深情讲述:“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敬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节目以“访谈+朗读+轻解析”的模式,邀请郑渊洁、柳传志、濮存昕、王千源、徐静蕾、曹文轩、李立群等名人以及各行各业的平凡百姓来到现场,在每期一个主题词的统筹下,回顾古今诗词、文学经典、电影桥段,分享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倾情演绎。节目回归简单的文字,读与述、品与感并行,最平实的情感与最优美的文字相融,自身的经历与文字背后的价值相和,辅助以舞台视觉语言,再通过加上经典音乐艺术的加持,所有元素一起,呈现文学之美、声音之美、情感之美和生命之美。

三、给生命以敬畏,给文学以礼遇,现象级节目对社会全方位的影响

从首期的“遇见”到“陪伴”、“选择”、“礼物”、“第一次”、“眼泪”、“告别”、“勇气”、“家”、“味道”、“那一天”、“青春”,12期主题看似平实无奇,实则都具有强大的情感张力与包容力,经由嘉宾的讲述与朗读,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在文字与心灵的共振中,温和而有力量地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让观众遇见大千世界,重新认识自己,认知世界。

大数据时代,数据最真实而直观地诠释《朗读者》作为一个“现象级”节目的热度与影响力:近500家平面媒体大版面报道1310篇次,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近50家头版报道支持;各大新闻网站首页或头条展示超600次,搜索量破4300万;10万+的公众号文章312篇;音频位列喜马拉雅FM经典必听总榜第一、客户端收听量达到4.25亿次;视频全网播放9.7亿次;共计238次登上百度热点;微信指数最高达2400万;近30次登上新浪微博热搜;主话题阅读量近14.1亿;节目播出后带动了多地书店业务50%的提升……《朗读者》在全媒体全年龄段人群中都引发了朗读热潮。

此外,《朗读者》这档极具人文温度的节目还承载了更多重、全方位的社会意义:对于观众而言,通过嘉宾们饱含深情的朗诵去感受文字之美,在情感的共鸣中接受文字的洗礼;对于电视行业来说,《朗读者》用人间情感突显文学之美,用人文情怀加深节目厚度,在节目内容上和宣发上坚持高情怀、高品质、关照现实等多重要求,坚持正确的文化和价值引领,是对目前拼颜值拼流量刷话题拼命搞笑节目的反思。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称《朗读者》给全广电系统树立了一个标杆。对于社会而言,《朗读者》让社会重拾朗读,以文学叩问内心,唤醒文化自信。

董卿说:“绝不要低估观众的审美与判断,必须拿出最专业的态度和最大的诚意面对他们。”她想得对也做到了,节目得到了观众最好的回馈,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季播电视节目实至名归,正如中央宣传部部长刘奇葆批示:“《朗读者》这档节目,创意新颖、内容厚重、形式新颖,体现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