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时,这种逻辑在新词和新的词义诞生时也同样适用。研究语言创新用法的人把这种构词方式叫做“词汇逆构法”(backformations)。
英语中的词汇逆构法有上百种。名词“editor”由拉丁语传来,但起初并没有“edit”这个动词。经过重新分析和逆向推论,人们断定“editor”一词是加后缀“-or”后衍生而来的(尽管事实并非如此),于是“edit”便成了动词词根。就这样,一个新词诞生了。词汇逆构法的例子还有“aviate”(来自“aviator”),“televise”(来自“television”)和“tase”(来自“taser”)。
以上三个例子都是由名词演变为动词的例子,这也是英语中最普遍的一种词汇逆构法。此外,英语中还有另一些词性变化特征:由形容词转变而来的动词,如“peeve”(来自“peevish”),由形容词转变而来的形容词,如“couth”(来自“uncouth”),以及由形容词转变而来的名词,如“flash”(来自“flashy”)。最有趣的就是后缀“门”,因为大多数逆向构词的产物都是一些实词(如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不是功能词(如介词,助动词和词缀)。“门”这一后缀也不完全是个功能词——它还保留了“丑闻”的意义。但当实词变成功能词时,就会发生语言学家所说的“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过程。英语语法化中最为大众熟知的例子是“not”一词,来自于古英语词汇“nawiht”,意思是“没有人”。
当年《纽约时报》报道尼克松下台的新闻
要知道,词汇的“重新分析”和“语法化”并不是一种有意识的过程。我们的大脑不断工作,不断分析语言数据,这是无意识的自然行为。母语是英语的人在讲话时不会停下来思考怎样讲出一个过去时的句子。
同样,决不会有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分析单词的形式,也决不可能有人来决定哪个单词要保留哪个单词要舍去。那些足不出户的语法学家们(比如你的高中英语老师),认为“门”这一后缀的用法俗不可耐,也不合时宜。但这个用法在未来可能也会像“edit”一样频繁使用、习以为常。而让他们恼怒的是,语言的创新就像网络迷因的疯狂蔓延一样让人应接不暇。
原文选自:大西洋月刊
译者:刘梦一
编辑:钦君
阅读更多文章,请关注“文谈”公众号:cdwen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