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公共汽车上无意中听到一段对话,你能否从对话中所用的句子和讨论的话题判断出聊天人的个性?如果我给你讲一个简短的故事呢?你能从作者的语言中获取有关他们性格的信息吗?
我们经常提醒自己“小心谴词用字”——因为语言本身泄露的信息可能远远超过我们实际想要表达的意思。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我们的个性就体现在我们所用的语言,发送的推文,或者是选择的邮箱地址中,这一点毫不夸张。
并不是所有的研究发现都令人惊讶。比如,外向性得分高的人说话的确比其他人更大声。他们更健谈,语速也更快。性格外向的女性更倾向于群聊(男性则不会),而性格内向的男性则会花更多的时间自言自语(女性并非如此)。
除此之外,内向者和外向者使用的语言也大不相同。几年前,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由卡米尔·布克博姆教授领导一批研究人员组织了40名志愿者,要求他们观察不同社交场景的照片,并口头描述出所发生的情况。他们发现,外向者的语言往往更抽象和“松散”,而内向者则会用更具体的词汇。换句话说,内向者的语言选择更倾向于具体化。
外向者说:“这篇文章很棒!” 内向者说:“这篇文章内容非常详实。”
亚伯拉罕·林肯这样的外向者说话声音较大,而且更健谈
同样,其他研究发现,内向者倾向于使用更多的冠词((the/a)——用来指代个别对象或事件。他们的语言往往更加谨慎,也就是说,内向者说话更留余地(“可能”,“也许”),或者会用到更多量化的词汇,比如具体数字。
外向者说:“我们吃点东西去吧。” 内向者说:“要不我们去吃三明治吧。” 实际上,这一切都与心理学有关。大多数外向者享受快节奏的生活,相对内向者而言,更有可能喝酒、鬼混和冒险。每次开口说话时,外向者都已经准备好了在准确性、变数,以及说话算话上冒更大的风险。
个性和语言之间的联系也会延伸到书面文字。多伦多大学的雅各布·希尔斯和约翰·彼得森要求学生写出过去的经验和未来的目标时,发现外向的人更倾向于提及人际关系相关的词汇。因此,研究者称外向者都是“积极的社会探险家”。
但不仅仅是内向与内向的关系。语言还揭示了他们个性的其他方面——包括开放程度(自由主义者会使用更多关于感觉的词),神经质(神经过敏、容易激动的人往往会更多提及恐惧不安的情绪),以及责任心(勤奋的学生会使用更多与成就和工作相关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