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战争的余烬》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1-26 16:15:32

荐书|《战争的余烬》

战争的余烬

法兰西殖民帝国的灭亡及美国对越南的干预

[美]弗雷德里克•罗格瓦尔 著

詹涓 译

2017年10月出版 / 158.00元

精装 • 997页

ISBN 978-7-5201-0312-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甲骨文

一场横跨20世纪中叶

驱动国际事务中各股政治力量的传奇战争

深入讲述法兰西殖民帝国如何衰落

几任美国领导人如何走上发动战争之路的非凡著作

内容简介

《战争的余烬》这部厚达1000页的著作讲述了1919年凡尔赛会议至1959年间发生在幕后的政治、军事和外交动机,以及各方领导人展开的一系列磕磕碰碰,最终导致本可避免的、血腥和无休止的战争。作者罗格瓦尔花了长达10年时间,充分利用几个国家新解密的外交档案以及原始文献,深入研究了多方面的历史记录,以追踪在越南受到重创的两个西方国家——法国和美国。本书对美国无视法国在越南的失败教训而步步陷入越南战争泥潭的过程做了精彩呈现。作者将法国在越南与美国在越南两个不同而又有着紧密联系的历史过程勾连在一起,对历史的断裂与承续做了梳理和分析。

作者简介

弗雷德里克•罗格瓦尔(FredrikLogevall),哈佛大学国际事务研究中心劳伦斯•D.贝尔弗教授(the Laurence D.Belfer Professor),同时在肯尼迪政府学院和历史系任职。他有9部作品,本书获普利策图书奖。弗雷德里克的随笔和评论文章经常被刊登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以及《政治家》《每日野兽》《外交事务》上。他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曾是美国对外关系历史学家协会主席,以及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以及美国历史学家协会成员。弗雷德里克现住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

译者简介

詹涓,武汉大学传播学硕士毕业后任职多家媒体,负责编译及审校工作。业余主要从事二战和战后历史著作翻译。

本书获誉

对于法国殖民秩序摇摇欲坠、一连串美国领导人一步步探向全面战争的道路,这本历史著作做出了平衡而深入的研究。

——2013年普利策奖评语

这本有关当代史的伟大著作融合了强有力的叙事推力、深厚的学术权威和淡定的阐述自信。

——2013年弗朗西斯•帕克曼奖评语

在《战争的余烬》中,弗雷德里克•罗格瓦尔讲述了越南在20世纪的悲剧,从1919年巴黎和会遭到漠视,到1945年被法国重新占领,再到20世纪60年代不可避免地成为冷战祭坛上的牺牲品。这则史诗般的传奇论及的是错失的机会、自我中心与无谓的消耗,它指出的是愚蠢而非邪恶在人类历史事件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战争的余烬》深入详尽、笔法老辣,充满戏剧张力,是个强有力的警世故事。

——入围2013年莱昂内尔•盖尔伯奖(Lionel Gelber Prize)决选名单,评审团评语

出类拔萃……极具洞察力……《战争的余烬》是令人惊叹的跨国研究结晶,写作清晰而又全面。全书提供了有说服力的分析视角……一部杰作。

——《华盛顿邮报》,戈登•戈德斯坦(Gordon Goldstein)

弗雷德里克•罗格瓦尔的精彩著作《选择战争》(Choosing War,1999)记录了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对越战争如何逐步升级。而《战争的余烬》是一本更加令人钦佩的作品,它讲述的是法国在越南的冲突以及美越战争的开始……这是对该时期刻画得最翔实的历史作品。……他有力地描绘了这场可怕而又徒劳的法国战争,美国人从中并未吸取多少教训,而是一点点滑向在越南的战争深渊。

——《纽约时报书评》(编辑之选),艾伦•布林克利(Alan Brinkley)

对(越南)1940~1960年这个关键的形成阶段的盖棺论定之作……清晰而生动……随着美国在越南干涉日甚,在越南战争问题上极受推崇的学者兼记者伯纳德•福尔写道,美国人“做着跟法国人不同的梦,走的却是同样的道路”。弗里德里克•罗格瓦尔有力地解释了这句话的来由。

——《旧金山纪事报》,加里•R.赫斯(Gary R.Hess)

关于法越战争、美国卷入以及美国主导的这场战争的起源,《战争的余烬》是目前最翔实的专著……本书令人信服地讲述了两场越南战争中极度不道德的故事,比此前其他所有书都更为全面。由于其他很多同主题书籍(其中有些成书于50多年前)已经十分出色,这本书堪称成就斐然。

——《纽约书评》,梅兆赞(Jonathan Mirsky)

引人入胜的皇皇巨著……罗格瓦尔的写作带着雄心勃勃的视野和挖掘适当细节的直觉……如果说罗格瓦尔早期的作品是在一众著作中有其自身地位的话,《战争的余烬》一书就堪称一览众山小……如果当年能强制肯尼迪和他的政策制定者们阅读此书,将会发生什么?

——《国家利益杂志》

全面、清晰地回顾40年的历史,美国在东南亚的冒险最终不可避免……罗格瓦尔的语句洗练、逻辑紧凑、口吻严厉、视野深远,同时又不乏同理心。

——《越南杂志》

我们是那么轻易地忘记了这一切是如何开始的。事件不断累积,每天有新的战役打响,随时需要做出新的决定——很快,一切都开始加速发展。康奈尔大学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克•罗格瓦尔从边缘后退了一步:不同于大多数越战研究将核心放在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上的做法,他一直回溯到二战,为美国如何设想自身加入越战提供了一幅新颖的画卷……《战争的余烬》为大量越战论著中只用几句或几段匆匆带过的论述骨架增添了丰富的血肉……非常惊人。

——《越战老兵杂志》

笔法精妙,对我们在越南的悲惨经历做出了全新诠释,有理有据。

——《书单》

罗格瓦尔巧妙地呈现了这场战争的根源,那就是美国对法国的殖民经历做出了自己的回应。

——《出版人周刊》(星级书评)

弗雷德里克•罗格瓦尔搜集了大量美国、法国和越南的文献资料,精彩地讲述了法国在印度支那的九年战争,以及在此期间美国的议员们何以放任这个国家一点点地深陷泥潭。

——《闪亮的谎言》(A Bright Shining Lie)作者、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尼尔•希恩(Neil Sheehan)

全书目录

目录(上)

前言

序幕 一个在巴黎的越南人

第一部分 解放,1940~1945年

第一章 “帝国与我们同在!”

第二章 反帝国主义

第三章 交叉路口

第四章 “人生而平等”

第二部分 殖民战争,1946~1949年

第五章 修士勇者

第六章 火花

第七章 没有前线的战争

第八章 “如果我接受了这些条款,那么我就是个懦夫”

第三部分 当东方遇到西方,1949~1953年

第九章 “冷战中心”

第十章 4号公路的枪炮声

第十一章 让•德•拉特尔陛下

第十二章 文静的英国人

第十三章 转折点未现转机

第十四章 艾森豪威尔主政

第十五章 纳瓦尔的美国方案

目录(下)

第四部分 坩埚,1953~1954年

第十六章 众神竞技场

第十七章 “我们有种感觉,他们将在今晚发动总攻”

第十八章 “越南是世界的一部分”

第十九章 美国人涉足

第二十章 杜勒斯VS艾登

第二十一章 眼泪谷

第五部分 某种形式的和平,1954年

第二十二章 拥有像这样的朋友

第二十三章 “我们必须尽快行动”

第二十四章 “我亲眼见证宿命被意志折服”

第六部分 紧握火炬,1954~1959年

第二十五章 除了在这里取胜,我们别无他选

第二十六章 带来奇迹的男人

第二十七章 分崩离析

尾声 不同的梦想,同样的脚步

鸣谢

参考文献

索引

试读

在当代史中,甚少有题材受到研究、分析和探讨的程度超过了越南战争。这场漫长而血腥的战争导致300多万越南人丧生,摧毁了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的大部分地区,并成为大量图书、文章、电视纪录片和好莱坞电影,以及学术研讨会和大学课程的灵感源泉。考虑到这场战争巨大的人力和物资代价,以及它给美国政治和文化所带来的深远而持久的回响,有理由相信这个题材的作品所形成的湍流不会在短时间内减缓。可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至今没有一部作品完整且全面地介绍这个故事如何开始;没有一本书带我们从一战尾声——此时欧洲殖民帝国的未来貌似仍然确定无比——一直跨越二战,然后到法国-越盟战争和它戏剧化的高潮,再到美国灾难性地决定建立并捍卫南越。本书是对这部分历史的一次尝试。它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西方国家在印度支那失势,另一个国家随后到来;在面临巨大挑战的情况下,革命军在1954年令人震惊地夺取胜利,以及这样的胜利最终未能成功为越南带来持久的和平。换句话说,这个故事讲的是戴尔•比伊斯和切斯特•奥夫南为什么在这个众多同胞完全不知道的遥远之地驻扎下来,并最终与命运之神不期而遇。

然而,越南战争的早期阶段之所以值得我们去注意,并不仅仅是因为它是美国在越南惨败的序曲。法国-印度支那战争横跨20世纪中叶,是20世纪驱动国际事务的各股政治力量的交叉点。因此,印度支那在1945年到1954年间的经历,与二战以及冷战的爆发和升级所带来的充满变革的影响,尤其与美国一跃成为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支配力量密不可分。同样,这场斗争还是欧洲殖民主义与其遭遇的反殖民民族主义者的故事的一部分内容——而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欧洲和美国思潮与许诺的鼓舞。从这方面来看,法国-越盟战争既是东西方之间的冲突,同时又是南北方之间的国际主义之战。如果说,在1945年之后,全球多数地区也都上演了类似的进程,那么我们理应对越南进行特别的研究,因为在这里,人们能首先观察到这股摧枯拉朽的动力。而且一个个血腥的十年过去了,这股动力仍然在越南存在着。

我写作本书的目标是帮助新一代的读者重新体验这非凡的故事:这是一个20世纪的传奇,浓墨重彩地书写着人们在面临重重高压时所做出的生死抉择,它动员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充满了一系列洋溢着英雄色彩的人物,从胡志明、夏尔•戴高乐,到迪安•艾奇逊(Dean Acheson)、周恩来,从保大(Bao Dai)皇帝、安东尼•艾登(Anthony Eden)到爱德华•兰斯代尔(Edward Lansdale)、吴庭艳,此外还有六位美国总统。从始至终,本书的核心是战争的政治和外交维度,但我也用了大量篇幅介绍军事行动,因为我相信这些军事行动对事件结果至关重要。老挝和柬埔寨在不同阶段登场,但我一直将重点放在讲述越南的事态演变上,因为相比这些印度支那邻邦,越南人口更为稠密,在政治上也更为重要。

回过头来看,考虑到更深远的历史背景,这个故事中一系列事件的演进皆为必然,如同一条大河不可避免地奔流向前。一度俯首听命的法国曾在1940年的短短六周内遭到纳粹德国的蹂躏,接下来又温顺地将印度支那拱手让给一路向前推进的日本,进一步遭到羞辱,却在1945年后想要重建殖民主义统治,而此时欧洲帝国主义体系的大厦已经摇摇欲倾,它还怎么可能如愿成功?再加上越盟严格的纪律、韧性和实战技巧,以及非共产主义的越南民族主义者相比之下的弱势——无论是在1954年之前还是之后皆是如此——除了那个切实发生的后果外,人们似乎也想象不出来还有其他可能。

可是,法国-印度支那战争的故事和它的余波其实是个偶然事件,其中不断出现不同的政治选择。这些选择既有重大的也有次要的,有深思熟虑的也有懵懂所为的,有反复思量的也有中途变卦的,人们在巴黎和西贡,在华盛顿和北京,在越盟位于北圻丛林间的总部做出这林林总总的抉择。它在提醒我们:对于过去的决策者来说,未来无非是一系列可能。假如印度支那注定将摆脱殖民主义,那么这个过程或许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实现,这在欧洲国家位于南亚和东南亚其他地区的殖民地都已有例证。更重要的是,现在人们恐怕已经很难再记起了,但事实上在战争初期,局面对越盟更为不利。他们在军事和外交方面更为薄弱、易受攻击。对这一事实胡志明认识得非常清楚,作为一个政治上的务实主义者,他曾努力想要避免与法国开战,同时也希望能在这项事业上得到美国正式的支持。可是,他在这两件事上都没能成功。此外,胡志明也没有争取到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任何实质上的支援。当时斯大林一心扑在欧洲事务上,何况在他看来,这位越南的领导人太有主见了,根本信不过。甚至连迫切想在市镇选举中表现出爱国情怀与温和立场的法国共产党,也屡次对胡志明提出的援助请求表示拒绝。事实上,法共对于当局夺回印度支那的这场冒险事业持默许态度。因此,越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孤军作战,基本被孤立在非亚洲的国际舆论中。法国在武器方面拥有巨大优势,可以拿下并守住任何真正想要的地区。就算在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援军开始渐渐加入越盟后,前景仍然不确定,因为法国自身在这个时候也可以召唤一个更加强有力的靠山,那就是美国。越南方面的情报显示,在这场战争期间,由武元甲(Vo Nguyen Giap)将军所领导的越盟队伍承受了难以想象的困苦:粮食严重短缺,后勤保障面临问题,而且在1950年之后,他们又碰到了一种美国产的新式工业武器——凝固汽油弹所带来的令人胆寒的影响。在1954年5月奠边府战役告捷后,武元甲的军队已经精疲力竭,士气低沉,亟待休整。政治上亦然。饶是胡志明拥有深远广泛的民众支持和明星般的魅力,他的权威仍然在国内面临挑战。从1947年开始,法国人不仅想要团结一致反越盟(越南民族主义者当时对此仍持中立态度),还让在某种程度上表示支持胡志明的反共产主义人士跟他分道扬镳。胡志明本人看到了这个危险:万一巴黎向越南内部与之对立的政体妥协,同意其渐渐获得真正的行政权、立法权,并承诺最终使越南实现独立自主,这该如何是好?这将是一场灾难。其后,到1954年年中越南分裂后,他又面对另外一重忧虑:万一南越政府(而且其领导人吴庭艳高舞着的民族主义勋章几乎跟他的一样闪亮)得以巩固政权, 导致他那个由越盟统治统一的越南的梦想永远落空,这又如何是好?这些都有着切切实实的可能,而且也都曾在越盟内部召集的委员会和消息灵通的外部分析人士那里被反复探讨和争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