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时机不是一切,但一切都是时机 ——读《时机管理》

作者:王培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8-03 11:05:25

书评|时机不是一切,但一切都是时机 ——读《时机管理》
《时间管理》作者:丹尼尔·平克,湛庐文化出品。图片来源:湛庐文化

时机不是一切,但一切都是时机 ——读《时机管理》

 

去年底,我就得知美国著名商业畅销书作家丹尼尔·平克将出版一本新书,探讨隐藏在时机背后的科学,心中颇为期待。只因几年前我读过他的《驱动力》,一直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我,在书中发现了关于人性的新洞见,从此对人类的行为动机产生了浓厚兴趣。

平克在书中提供了很多有趣的研究案例,令人耳目一新。读罢之后,我仍意犹未尽,想寻找更多的案例来佐证他的观点,于是又花了很多时间进一步查阅相关的心理学文献。然而,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平克为写《驱动力》这本书,真是下足了功夫,因为基本上所有相关的研究文献都被平克一网打尽。

这次他的新书《时机管理》的英文版是在年初问世的,仅过了半年,由湛庐文化引进的中文版即将呈现在中国读者面前,效率之高,完全出乎我的预料。而我也有幸先睹为快,读完之后迫不及待献上读书心得一篇,与各位读者分享。

平克还是那个一丝不苟的平克,为了写作本书,他和两位研究人员在两年中翻阅并分析了超过700项研究,涉及经济学、麻醉学、人类学、内分泌学、时间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学,以挖掘一门隐藏在时机背后的科学。由于有《驱动力》作对比,在我看来,这一次平克仍然使用了他最擅长的研究和写作方式,把与“时机”有关的研究文献一网打尽,然后梳理、提炼并整合成了一本完整而严谨的关于“时机”的科普著作。

然而,《时机管理》与《驱动力》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探讨的主题是人们或多或少有所了解的人类行动动机,而前者探讨的主题是人们普遍认为很重要,但又很少有人全面研究和理解的领域:时机。用平克的话说,“我将证明,时机是一门科学,它是一个多层面、跨学科的新兴研究体系,是关于人类生存状况的全新见解,并为更智慧地工作和改善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

首先,时机管理不同于时间管理。时间是一条长河,时机是一个断点或一种节奏。时间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是,人们希望自己在何时做何事。而时机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何时做何事更科学。前者强调时间规划的主观性,与科学与否无关,而后者则强调做事情有正确的时机,需要科学把握。

比如,书中第一部分就用各种研究成果向人们展示了,生物钟机制是如何影响人们在一天中的情绪和脑力波动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情绪变化遵循共同的模式:高峰、低估和反弹。”

早上是人们情绪的高峰期,这个阶段大脑和情绪都处于较好的状态,有利于从事需要动用脑力的理性分析工作,例如,开会做重大决策、学习难度较大的科目,等等。

下午是人们情绪的低谷期,这个阶段需要人们稍作休整,同时,适合做需要靠直觉来完成的事情,例如,创造性的工作。平克把它称为“灵感悖论”:“当我们的脑力不在最佳状态时,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反而是最鼎盛的,至少在昼夜节律方面是这样的。”

傍晚过后到入睡前,人们的情绪和脑力开始反弹,基本上会恢复到早上的状态。

这一规律对大部分人都适用,这类人被称为“云雀”型,但对少数人不适用,他们被归为了所谓的“猫头鹰”型,习惯于“昼伏夜出”。

如果掌握了这一生物钟机制,人们就能在时间管理上做出更明智的“时机”抉择,比如,研究证明,在上午召开股东大会对股价的正面影响会比在下午召开更显著,因为人们的情绪在下午更消极、更易怒、更好斗。

实际上,理解了时机的重要性,不仅有助于改变公司的运作方式和个人的生活习惯,比如,平克自己就因为研究生物钟机制,而改变了自己从不午休的习惯,还有助于造福某个社会群体,比如,学生。从生理上讲,学生大多属于晚睡晚起的猫头鹰类型,研究证明,推迟早上开课时间既有利于学生的健康,也有利于学生的成绩。如果不了解时机的重要性,人们就会忽视这一重大社会问题。不过,令人欣喜的是,现在有很多学校已经开始做出改变了。

在讨论了生物钟机制与做事的时机之后,平克探讨了做事的三个重要节点:起点、中间点和终点。在我看来,这也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

先说“起点效应”。平克引用谷歌的搜索数据,发现每年1月1日这天,“节食”这个关键词的搜索量比平常日子多出了80%。除了这一天,每到法定节假日,或者每个月的第一天,该词的搜索量都会显著提升。这反映了一个事实:人们实际上非常在意“起点效应”,也即是说,希望借助一个关键的起始点,让自己具备做好某事的动力。但平克又发现,尽管人们普遍看重“起点效应”,但又常常无法实现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怎么办?平克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甚至透露了自己是如何保持写作自律的。

另外,“起点效应”还体现在,大学生找工作时面临的经济形势。一项针对斯坦福大学MBA学生的研究发现,这些学生毕业时的股票市场形势会决定他们一生的收入,如果处于牛市,他们的收入和职业前景都会更好,反之则更糟。

在这方面,我自己就深有体会。大学毕业后不久,我进入了金融行业,正好赶上2006-2007年A股大牛市。我拿着每月从工资中攒下的积蓄炒股,也赚了好几倍。然而,好景不长,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所赚的利润悉数还给市场,还亏到了本金。当时年轻气盛,不免有一夜暴富的想法,但幸好本金有限,在股市缴的“学费”完全能承受。假设当年自己已有了丰厚的原始积累,正好赶上牛市,但对股市又一窍不通,想必出来混迟早也是要还的。这,又何尝不是时机的力量呢。所以,我后来经常“渡化”别人:千万要搞清楚,你所赚的钱是因为自己的能力,还是因为你遇到了好的时机。

再说“半途效应”。平克探讨了当下中国某一类人群最关注的话题:中年危机。

目前科学界尚无证据支持存在中年危机现象,但有大量数据证明,三四十岁开始,人们的幸福感开始下降,50岁左右陷入低谷,但此后幸福感会从衰退中快速恢复过来,晚年的幸福感常常超过青少年时期。我们只能说,这是一个温和的低潮,而非危机。

事实上,科学家们甚至在500多只大猩猩身上也发现了中年低潮期。这说明,这种现象可能是一种心理和生理现象,而非社会学现象。

我们有很多理由可以解释为何人到中年会出现低潮,但在平克看来,“时机”才是真正的原因。就像跑马拉松,跑到一半,一定是心理和生理最脆弱的阶段。想想看,虽然前面已经跑了一半,可后面还有一半在等着你,而且越往后难度越大。然而,这个时候只要你咬紧牙关,一鼓作气,就会挺过最难受的阶段,而越接近终点,你的决心和干劲就会越大,因为胜利在望。

那么,怎么才能走出中年低潮期呢?咬紧牙关是一种方法,但它似乎更适合运动项目。实际上,正如平克所说,一旦你知道多数人都会经历中年低潮期,你就已经释然了一半,你知道,顺其自然也许就是一种不错的办法。如果实在很痛苦怎么办?别急,平克也给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其中一个建议很有意思:先找出中年焦虑的具体原因,然后给自己写一封信,用两段文字表达对自己的同情或理解。在信中,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无条件爱你的人会说些什么,他可能会比你更宽容地对待你自己。这封自我同情信就像黄金法则的反推:它提供了一种像对待其他人一样对待自己的方式。

最后是“峰终效应”。像起点和中间点一样,终点悄悄地引导人们做什么,以及如何做。有研究发现,第一次参加马拉松的人中,年龄个位数是9的参赛者明显比年龄个位数是其他数字的参赛者更多,而且参赛成绩也更好。研究人员给出的解释是,“9龄族”特别留意衰老和意义,从而导致更多寻找意义的行为或意义危机。

我有个朋友,年纪轻轻突发心脏病,幸好抢救及时,性命无忧。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让他重新审视自己过往的生活方式,并下定决心要拿出新的人生状态,寻找新的人生意义。死亡就是人生的终点,向死而生的人,往往是最容易找到人生意义,体验到人生终极价值的人。

人们在意“峰终效应”还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一件事情的结尾远比开头更能决定人们对该事情的评价。比如,一部电影,前面和中间部分都很精彩,但结尾莫名其妙,人们对它的积极评价就会明显降低。一个旅行社组织游客出游,前面的行程安排得再好,但如果收尾阶段没能让客人满意,客人对整个旅行体验的评价也会大打折扣。

理解了“峰终效应”,你就能理解,为什么在有两条信息要告诉别人的前提下,要先告诉坏消息,再告诉好消息。你还能理解,为什么公司召开任何会议都一定要尽量确保不要不欢而散。

总之,平克的这本《时机管理》来得正是时候。如果一个疫苗公司的老总看了这本书,懂得了时机的重要性,就一定会知道,一个声誉卓著、从未出现安全事故的公司,一旦出现例外情况,声誉很可能就会毁于一旦,即便最终能重建信任,也需要为之付出极大的代价。

此外,正如平克所说,我们到任何一家书店或图书馆都会发现很多告诉你如何做(how-to)的书,但唯独缺少一本何时做(when-to)的书。而这正是《时机管理》的独特价值所在,它是迄今唯一一本全面梳理和研究时机科学的书。而且一如既往的是,平克的这本书信息量极大,案例丰富有趣,很有可读性和实用性,能给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公司的运营管理方式、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反思带来新的启发和洞见。

最后,平克坦承,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也改变了他的很多想法,“本书给出的答案多过问题。但是写作的过程却相反,写作是发现自己的想法和信仰的过程”。曾经他相信午睡是奢侈品,现在他相信是必需品……曾经他相信时机就是一切,现在他相信一切都是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