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萌抄袭剧大行其道 电视剧步入不正经时代

来源:郑州晚报
2012-08-24 14:50:44

《浮沉》海报(2 /2张)

卖萌抄袭剧大行其道 电视剧步入不正经时代

  反思观众不识货还是没好货?

上半年的大戏收视和口碑表现平平,从业者还应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地把问题推给收视率,推给观众。《心术》话题概念强,但主人公的价值观“顺拐”,又缺乏必要的情节推动,看上去很美很和谐,观众内心对如此表面化处理严酷的医患题材是失望的;《时尚女编辑》本应非常风格化,靠台词和人物魅力取胜,但导演对演员表演的把控有些失效,从剧本到影像呈现反而减分了;《浮沉》商战和爱情的两张皮不贴;《青瓷》节奏慢,该深入的却表浅了……所以不是观众不识货,而是市场缺少真正的好货。

导演赵宝刚说:“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通俗加庸俗的作品必然是有市场的。”翻阅历年全国收视排行榜,排在榜首的基本都是所谓“雷剧”,然而今天谁还会再去谈论《丑女无敌》、《魔幻手机》哪怕是刚刚下档的《钟馗传说》?相反,真正经受住了市场考验并流传下来的作品竟有着相似的命运:《走向共和》、《大明王朝》、《奋斗》、《士兵突击》、《潜伏》等都是在口碑中驻扎到了观众心里,而自称了解观众的制片方和播出方却都走了眼,恰恰是观众的火眼金睛把这些佳作从剧堆里挑出来,口口相传成了“口碑剧”,重播率极高。所以,真正的好剧从没有被埋没过。

反思 行业自救的路在哪里?

去年由于热钱涌入和网络版权费高涨“双杠杆”的撬动,导致了电视剧行业产量和成本达到历史“双高”,将电视剧产业推向了非理性、泡沫化的危险边缘,今年的限广令出台以及网络版权费崩盘,更使行业遭受重创,只能靠降低制作成本自救。国龙联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鹏举举例说:“把过多的钱花在演员、导演头上,70%已经是一个非常失衡的比例,去年甚至有的戏达到了90%。即使稿酬这样丰厚,但个别编剧只做总编剧,剧本找枪手写,部分导演做总导演,部分演员只拍中近景,其他用替身。过多不专业的行为严重损害了电视剧行业的发展。”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