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传统和传承——日本电影为何告别戛纳

中日两国电影现状对比 内地导演丧失思考能力

其实和早期日本电影一样,90年代初期中国电影人在戛纳等欧洲奖项的崛起也带有明显的自身文化特色。一方面中国电影市场刚刚开放、另外一方面张艺谋、陈凯歌等一批经历过且携带着文革与改革文化烙印的新生代电影人正处在活跃期,无论野心还是视角均与以往的传统中国电影不同,以至于《霸王别姬》、《活者》等几部作品接连震惊戛纳乃至整个欧洲影坛。

然而,在这个中国人集体浮躁的年代,艺术片口碑崛起的同时却很难成为主流观众群体选择的目标。相反,市场两极化倾向严重的同时,欧美好莱坞大片趁虚而入,整个中国院线一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的势头迅速沦陷,如今的中国院线银幕上,我们只能看到两种电影:好莱坞进口电影,和模仿好莱坞的国产电影。一批批优秀的,饱含艺术和文化特征的好影片,如若不是获奖提名,恐怕连上片的机会都没有。

另外一方面,对于戛纳这样的国际级大型影展、奖项,中国导演普遍的理解态度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早期谢晋、张艺谋、陈凯歌等四、五代导演冲击国际奖项的时候,他们身上所承载的是使命和光荣,使命来自于国家和人民,来自于文化继承的传统,关荣来自于自身,来自于做一个艺术片导演的荣耀。然而随着内地市场经济的发展,首先从电影这个主要载体上就开始变味儿,从政治宣传工具、到文艺宣传工具、最终沦为如今的利益工具。加上前边提到的观众的总体文艺底蕴不足,行业的中末段出现倾斜的同时,内地部分导演也纷纷拜倒在“票房”的糖衣炮弹之下。动辄几千万上亿的投资,长达半年的宣传周期,宣传过程中从演员到导演轮番上阵为自己的作品鼓吹。正式这种浮夸风气,让文化沉淀和艺术思考变得奢侈。或许说内地电影集体拜金有些夸张,但主流业内人士的唯利是图是显而易见的。

回头再说日本电影。如今的日本电影,有技术、有人才、有后盾、有内涵,即便是国际奖项聊聊,但总体口碑基本保持恒定。或许对于日本导演来说,需要的是一个蜕变的时间,或者需要的仅仅是那么一点点运气。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当国际文艺流行趋势周期转向的时候,日本中新两代导演一定会再次为这个世界带来惊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 秦元元 标签: 日本 电影戛纳电影节评论 艺术 前卫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