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b753f9fa310030f813cf40b
中国日报网 > 图书 >
中国日报网 > 图书 >

法国小说《辫子》致敬勇敢女性

3月9日,法国作家莱蒂西娅·科隆巴尼携新书《辫子》来到北京,围绕“向女性的勇敢致敬”这一主题,和青年作家文珍展开了精彩的对谈。这条美丽而坚韧的辫子漂洋过海,突破种种障碍,成为全球女性不懈追求平等和自由的象征,诉说着她们共同的困境和诉求。2019-03-11 07:33

近百位“文学新人”从这里出发

在《十月》封面上,先后出现过“小说新干线”的作者李唐、王威廉、庞羽等人的名字。宗永平2003年来到《十月》,2004年就从前辈编辑手中接过“小说新干线”这一棒,他清楚记得自己编辑的第一部作品是作家马炜的《回家》。2019-03-08 08:14

金庸武侠小说的热闹与门道

说心里话,我对武侠小说最初并无兴趣,以为这些打打杀杀的故事纯属胡编滥造,不值一看。金庸走了,却并没有走远,因为他把一个多彩的武侠世界留在了人间,是当之无愧的“武林盟主”,他老人家的精神遗产将与那片汪洋恣肆的江湖同在。2019-03-07 14:07

开学季书店如何火上加火

随着全国中小学陆续开学,各地书店也迎来春节假期以来新的营销节点。江西九江新华书店等书店还提出,店员做好导购,对于提升顾客体验、拉动教辅与课外读物销售,起到的作用比较大。2019-03-06 09:25

沈从文“湘行”书写的两副面孔

1934年1月7日,《边城》还没写完的沈从文,由于母亲病重,自北平出发回湘西凤凰。《湘行书简》可以当作一本情书来读,里面浸透了沈从文对张兆和深沉的爱意与无比的思念。以《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为例,该篇只有前面一小部分取材于《湘行书简》。2019-03-05 09:24

音乐主题快闪书店亮相上海街头

3月1日,“思南之心·音乐快闪店”在沪上思南公馆重庆南路广场与公众见面。这座快闪书店名为“思南之心·音乐快闪店”,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和上海音乐出版社共同策划,将在此处“营业”1个月。2019-03-04 09:10

五分钟读懂“文学”里的奥斯卡

在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中,《黑色党徒》《绿皮书》与《黑豹》形成了探讨种族议题与黑人题材作品三足鼎立的状态。书名中的比尔街在美国文化中是一个黑人的象征,放在这里是暗喻当黑人在美国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他们开口讲话抗争。2019-03-01 09:46

影视作品如何改编经典文学

改编经典文学一直是欧美电视剧重要的制作选择。原作曾在1984年被改编为美国电影,但由于其故意迎合美国市场、大幅度改动情节,导致影片偏离了原著主题,最终并未得到良好口碑。2019-02-28 08:28

人教社回应语文教材删除《陈涉世家》

有网友发现,最新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至九年级下,共六册,确实已找不到《陈涉世家》这篇课文。《陈涉世家》是《史记》中的名篇,记述了陈胜、吴广等底层民众起事反抗秦朝暴政的历史。2019-02-27 09:38

透视2019少儿主题出版选题

近些年少儿主题出版成为各家少儿社的重大出版工程,发展更是风生水起,精品不断。”  从多家少儿社的选题来看,今年抗战题材小说依旧火热,其中有不少都出自名家之手。李东华是抗战题材小说代表作家,今年安少社将推出其新作《环形城堡》,该书入选“十三五”国家出版规划增补项目、中宣部重点主题出版物选题。2019-02-26 10:07

“书不读完不下山”——平凹之手

贾平凹的手稿,其书籍插图中并不少见,他是为数不多的至今依然靠笔书写文学的作家之一。后来,我看到画家蔡昌林在博客上发表的一张贾平凹右手照片,大为感慨。思动于衷,我忍不住为贾平凹的右手照片题了一联。2019-02-25 09:28

2018,海外读者热议中国经典

《道德经》这本诞生于2500多年前的中国经典,在今天的西方世界可谓炙手可热,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堪比福音书。截至2018年,共有86621人对于冯家福的《道德经》英译本进行了评价,读者留言达到3536条,这是迄今为止读者评价数量最多的一本中国图书。2019-02-22 05:36

阅读科幻作品,经典和流行孰轻孰重?

今年春节档,国产科幻影片《流浪地球》实力圈粉,点燃了青少年学生对科幻的热情。翻开一些学校的书单,作品却很传统,科幻作品更是还停留在“哈利·波特系列”,姑且不论哈利·波特系列是魔幻还是科幻。2019-02-21 09:05

《流浪地球》之后国产硬核科幻井喷

《火星孤儿》另类教学考验脑洞 《AI迷航》构建人机共存新世界 《人生算法》从想象力解放认知  近日,电影《流浪地球》的持续热映,强势带动了国产科幻小说的销售。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京东了解到,《流浪地球》上映后迅速带动同名图书热销,大年初一的销量就超过电影上映前一个月的平均日销量。2019-02-20 04:06

“阅读+”让实体书店春意盎然

红灯笼、春联、福字、年画、红包、生肖猪……随着实体书店的复苏,春节期间,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都抓住春节营销商机,营造了浓厚的春节文化氛围,回馈广大新老读者。1月26日,广州购书中心佛山店在佛山ipark购物中心正式开业,为佛山市民筑起了一个别样的文化艺术空间与科技创新体验站。2019-02-18 14:38

线上线下完美结合 实体书店现新业态

西西弗、言几又、钟书阁、“单向空间”……品牌实体书店如今正在加速落地杭州。“实体书店的变化,不仅仅是引入新业态,更在于主动走出去,通过图书业态为其他行业赋能,打造新型的文化交流空间。2019-02-17 09:01

中国图书再获“世界最美的书”称号

记者从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获悉:2019“世界最美的书”评选近日在德国莱比锡揭晓,其中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最美的书”评委会选送的《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荣获“世界最美的书”荣誉奖。2019-02-14 08:06

《流浪地球》热映刘慈欣小说热卖

刚过去的春节电影档斩获了58亿元票房,国产科幻题材电影的崛起成为惹人注目的现象。不久,磨铁便推出了刘慈欣的三册短篇小说集《流浪地球》、《赡养人类》、《超新星纪元》,每本收录了刘慈欣的10至12部中短篇小说,小说集的名字以其中的一本小说来命名。相比而言,刘慈欣的中短篇小说也许更适合改编为电影。2019-02-15 09:10

实体书店变身记

同样是新颖别致的店面设计,同样是咖啡、文创多种经营,展现出个性与特色,成为实体书店脱颖而出的秘诀。”  “一味地模仿诚品书店的设计,这家书店只能成为高仿的诚品书店;一味地模仿日本茑屋书店的设计,这家书店只能成为高仿的茑屋书店。2019-02-13 08:29

城市书房品书香

寒假期间,浙江省乐清市北白象镇城市书房迎来许多小读者,孩子们在书香中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2019-02-12 07:57

像尊重时间一样,尊重一席宴一桌人

中国台湾作家、美食家王宣一(1955-2015)的文化随笔《国宴与家宴》,既是一个关于家的光阴故事,也是漫不经心间极具人情味的传统饮宴文化的一次重生。在《国宴与家宴》中,王宣一透过对母亲的回忆,详细记述了母亲从容大度的宴客之道、对食物认真的态度以及在宴会上的优雅仪态。2019-02-11 09:00

年味儿童书不该是应景之作

近年来,我国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大批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图书与读者见面。年味儿童书制作精美、形式应景固然重要,但如果仅做到这点,在受时节性影响比较大的传统节日图书市场中,竞争力还不足。2019-02-03 09:20

公版书 掀起阅读新风潮

近几年,国内图书市场掀起一股公版书热潮,越来越多的公版书成为畅销书,图书公司和出版社对公版书的开发也越来越重视。”  对公版书进行重新编辑和翻译,降低经典作品的阅读难度,被称为“拆门槛”。2019-02-01 09:25

是什么能让爱因斯坦“双眼放光”

提起他,我们会想到相对论,想到E=mc2方程式,想到吐着舌头的俏皮搞怪表情,想到“天才”这个词。比如,爱因斯坦否定了当时教育界向青年人灌输的一种思想——即生活的目标就是获得习惯意义上的成功。2019-01-30 08:55

光明日报评:书店是生意,读书是生活

近日,一家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实体书店销售码洋比2017年下降6.69%,从而引发了“没好书还是没人买”的讨论。如果好书越来越多,读好书的人越来越多,就算图书销售额真的下降了,那可能也只是平庸之作没有销路了。2019-01-29 10:06

2018年12月“中国好书”公布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以浙江实践全面反映中国改革开放40年历史的长篇纪实作品。【推荐理由】本书以跨越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视域,在20世纪中国历史宏大背景中,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的百年故事。2019-01-28 10:01

新春将至 书店选购图书当新年礼物

1月27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城市传媒广场新华书店,顾客通过店内的自助查询系统寻找自己想要找的图书。张进刚 摄  1月27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城市传媒广场新华书店,黄浦江路小学的高语阳小朋友在阅览图书。2019-01-28 09:41

精准行业叙事为文本加分,网络文学“现实扇面”愈发开阔

网络文学在现实主义题材书写上具有先天优势,一批网文作者结合自己熟悉的工作与生活,以纯熟精准的行业叙事能力提升了类型文学的精品化沉淀。眼下,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平台,看到了现实题材写作的走强趋势,纷纷推出对相关作品的专项扶持,孵化出了更多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2019-01-25 09:06

梁晓声新书“家·国·天下”三部曲出版

近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推出梁晓声的“家·国·天下”系列图书——《家载一生》《我和我的共和国七十年》《微观天下事,不负案头书》。在梁晓声看来,中国人本质上是愿意亲近书籍的,人与书的亲密关系应该从小就要建立,读书是最好的家风。2019-01-25 09:01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