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中文版音乐剧《猫》将正式亮相上海大剧院与观众见面。近日,出品方亚洲联创举行了一次公开彩排,让大家得以提前一窥“猫”的世界。现场,音乐总监菲兹·沙普尔对“中国猫”们赞不绝口,相信他们有能力把这部舞台经典演好,让中文版成为《猫》的一次精彩重生,“这些演员都非常出色。主创团队非常高兴的是,这些演员都能够去努力适应这个艺术形式……他们一定会在舞台上有精彩的表现! ”
考唱功,更考体力
没台词,从头唱到尾
作为音乐剧《猫》的老将,菲兹·沙普尔曾担任多个语言版本的音乐总监,他的作品还包括《悲惨世界》、《红男绿女》等其它脍炙人口的音乐剧名作。但说起《猫》,他依旧连叹这是一部“独树一帜”的剧,尤其是在音乐上,“《猫》是非常特别的,很难和其它音乐剧比较。而最特别的是,《猫》没有台词对话,从头到尾都是用唱歌贯穿的。这是由《猫》开创的,后来有很多音乐剧也都效仿了这种方式。”
在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系副主任王作欣教授看来,这样一部要求演员从头唱到尾的音乐剧,如果表演者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肯定拿不下来,“韦伯的作品最精妙之处就是每个角色都被他刻画得惟妙惟肖,声音需要有很强的辨识度和感情色彩,能唱不代表你能唱好。而最吃重的一点还是音乐的复杂性,大部分唱段并不像《妈妈咪呀!》那样朗朗上口,旋律和节奏的变化比较复杂,音域非常宽。”王教授直言不讳,就算这些演员都是百里挑一,具有相当的专业水准,但一唱到高音都有些不稳,声音很难站住,“《猫》是极考验演员体力的戏,舞蹈比音乐还难,已经跳得精疲力尽了,还不让他们喘气,把高音给撑住了,确实很为难这群孩子。”王教授说,《猫》这部戏充分放大了欧美演员和中国演员在先天体力上的差距,“这些不是技巧所能解决的,没有其它办法,只能苦练再苦练,所有的孩子都已经瘦了一圈了,不过这才开始。”
考精准,更考内涵
译歌词,一定要对味
除了中文版,音乐剧《猫》已经有了十四个语言版本,每一个新版本的诞生,都伴随着“如何让歌词在翻译后仍能与音乐天衣无缝”的困惑。谈及外语版本,尤其是中韩等非拉丁语系版本的制作时,音乐总监菲兹说:“和英文比起来,中文的形容词和动词出现的位置是不一样的。最大的问题是,在每一种语言当中,表达同样的意思,音节都不同,如何使歌词和旋律更好地搭配是个困难。”曾为电影版《歌舞青春》中文主题曲操刀的音乐人陈少琪在谈到《猫》的翻译时,也直摇头,“大家都知道《猫》的剧本是根据艾略特的诗歌改编的,语言只是一个方面,如何体现原台词中的内涵,这个才是最难的,而《猫》最有价值的部分也就在这里。”
正是为了保证翻译不会折损《猫》深刻的文化内涵以及音乐的魅力,出品方亚洲联创的制作团队小心谨慎,力求准确,为了让不懂中文的外方主创团队能够了解译词的含义和效果,菲兹说,“我们有一个专门的团队负责这部分工作,我们会把中文的意思再翻译回去。我们花了两周的时间来讨论,确保翻译后的歌词尽量接近甚至等同于原版。”当然,大家最关心的还是那首脍炙人口的《Memory》究竟会如何汉化,对此,制作团队还处于保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