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

作者:王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4-04-22 11:14:27

记者:您曾经提到管理上海纽约大学就是要努力实现“不同而合”?作为校长要实现“合”,需要处理好哪些问题?

俞立中校长:世界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共同体,我们必须树立这个概念。纽约大学校长说过,要让美国的孩子们知道,今天这个世界不是美国人为主导的,需要认同世界的多元文化,要学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沟通、理解和合作。我觉得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们真是需要有更多的交流和合作机会,更多地去发现人性的共同点,当然也能意识到不同文化带来的差异,但关键是要懂得相互欣赏、相互理解、愿意合作。不要因为文化的差异造成人和人之间交流与合作的障碍,而应该在不同文化中找到共同之处。这样,人类社会才会和谐,世界才会和平。大学教育要促进文化间的理解、欣赏和包容,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的文化,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交流和合作。上海纽约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创新人才。我们的教育有四个特点:一是全球视野,二是多元文化,三是学科交叉,四是中国元素。这些特色不仅体现在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而且融入在培养模式和学生服务等方方面面,如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和学生群体,强调多元文化的学生社团活动和社会服务,中外学生混合居住的寝室安排,多达三个学期的在纽约大学全球教育体系的校园或教学点选课学习等,努力构建融课堂教学、文化体验、社会观察、研究实践为一体的学生发展平台。这些都是我们积极探索的“不同而合”。

记者:您提到国际化本身也是为了丰富自己,那么在您和纽约大学的合作当中,中国高校和国外高校在国际化方面存在哪些比较大的差距?

俞立中校长:我们要把视野打开,国际化不是简单地用一个数量标准去衡量,如国际学生数量、外籍教师人数、出国交流学生数,来访的国外教授数等,这些都是显性的东西。我觉得国际化更是办学视野和办学理念,要把学校的发展放在国际高等教育大平台上去谋划和考量。我们应当了解当今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思考我们的教育该怎么去适应这种需求,引领社会的发展。这样的视野会让我们跳出一些功利性的考虑。在和纽约大学的合作中,我也一直在思考中国大学能从中借鉴什么。我们很容易看到的是在做什么?怎么做的?但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这样做?内在的理念是什么?我感到中国大学需要关注两个基本理念,一是“以学生为中心”,二是“学术共同体”。学校在制度设计或者调整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学生,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然而我们所习惯的思考角度往往是如何便于管理和操作。中国大学的改革可能会面对很多问题,核心还是要回归教育本质,最基本的落脚点还是学生的发展。教育的本质是激发每个人的发展潜力,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合作共事,才能有幸福的人生。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学术发展应该通过“学术共同体”来实现。人才引进、职务晋升、考核评价、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实验室发展等学校内涵建设的问题都应该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的作用。只有这样,学校的每个成员才能真正明确自己的学术责任,学校的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的互补才能真正实现,而不是用行政管理来替代学术管理,让教师们处在一个被行政管理的地位上。所以,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构建“学术共同体”,让教授们通过“学术共同体”发挥更多的作用,体现更多的学术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