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文化  >  艺术

“小海龟”回游:中西方文化下的成长生活

“小海龟”回游:中西方文化下的成长生活

导语:一些在外学成、工作的中国人选择回国寻找机会。而与他们一起归国的还有他们的小孩,这些“小海龟”告别外国生活模式,继续回中国接受小学抑或初中教育。在国外的教育模式、价值观与文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这些小海龟们回国会遇到怎样的文化不适、中西文化的烙印、影响又怎样在他们身上体现,对于这种“双重身份”的孩子该怎样平衡中西文化教育,而它们又会带给这些孩子什么,是我们想要探讨的问题。

“小海龟”回游:中西方文化下的成长生活
“小海龟”回游:中西方文化下的成长生活

 

“小海龟”回游:中西方文化下的成长生活

“小海龟”回游:中西方文化下的成长生活 “小海龟”回游:中西方文化下的成长生活
1. 就您身边的接触或者其它方式的了解,小海龟归国可能出现哪些文化不适?

主要是教育方式不一样。我个人认为中西方的教育方式其实各有利弊,有点两种极端,美国的太松中国的太紧。对中西两种教育方式的评价不应是非黑即白,况且中国现在教育方式也在变。[详细]

2. 语言(双语学习)带给孩子的究竟是什么?

我觉得是可以增强欣赏能力,因为其它语言提供了一个外人的视角。从小学英文不是什么坏事情,有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对中文的理解和欣赏会更进一步、更能看到里边的美。[详细]

3. 您给孩子报了哪些课外班?
我没有报语言类或者学习类的,那就和平时课堂差不多了。我给上小学的女儿报的都是那种兴趣休闲类的、可以动手的,比如画画、做陶瓷、舞蹈。[详细]

4. 中西方的思维(方式)都有哪些明显的不同?

我觉得我们比较缺乏对独立思考的鼓励,当然独立思考基于阅读的输入。比如我读大学时80现代看名著和现在看郭敬明一样是一个热潮(fad),那些名著都代表着历史上沉淀下来最好的。正是有一定积累才会有一些创造性的运用。[详细]

1. 小海龟归国在学校教育方式上会有一阵比较明显的不适应,您的研究领域是中西教育比较研究,从教育理念上看,中西教育理念有何异同?

比较明显的可能在考核方式上:西方不只老是概念或者死记硬背的东西,而是适当会有一些作品、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纳入考核方式。而考试的多元化会促进老师教育方式的多元化。[详细]

2. 不同教育理念对孩子会有怎样的影响?

不只是记忆、概念性的、照本宣科的,而是布置一个任务、研究一个问题,所以学生就更可能会主动积极。[详细]

3. 西方教学方法上有何借鉴之处?

比如它们(英国)的历史课,老师会让学生去搜集课本之外的东西,还有角色扮演、演一段戏剧。通过鼓励学生找到不同资料,可以说促成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详细]

4. 不同教育方式对思维会有什么影响?

我们的学生不是特主动,还有就是质疑的能力有待发展,就是发现问题的能力。我们没有这样的习惯,一路被动惯了。而创造力要从小培养。[详细]

 

“小海龟”回游:中西方文化下的成长生活

教育与文化:英国小学随成绩单附上的信

这封信日前在网上热传,这所小学也因此曾被BBC报道。这封信或许能体现西方教育理念和价值观的精髓,同时这种理念其实也早已为国内传播接纳。总之,正如信中所说“请记住,成功的方法不只有一种”。

请参阅你的期末成绩单,我们为你们在这一周的认真投入,感到非常骄傲。

不过,我们认为这些考试并不能测验出每一个学生最真实独特的一面。设计这些考试的人和改考卷的人不像你们的老师或家人,并没有真正的认识你们每一个人。

他们不知道你们其中有人会说两种语言、不知道你们会玩乐器、不知道你们能跳舞或是画画。 详细

“小海龟”回游:中西方文化下的成长生活 “小海龟”回游:中西方文化下的成长生活
“小海龟”回游:中西方文化下的成长生活 “小海龟”回游:中西方文化下的成长生活
“小海龟”回游:中西方文化下的成长生活 “小海龟”回游:中西方文化下的成长生活

语言与文化:无法翻译的单词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自不必多言,正是各国、地区文化习俗的一些不同造就了一些其特有的词汇,正因为富含文化内涵,因而难以翻译。

“小海龟”回游:中西方文化下的成长生活

 

 

“小海龟”回游:中西方文化下的成长生活

“小海龟”回游:中西方文化下的成长生活
 《留国学,到底有什么不同》原文来源于微信(“欧美内参”)
分享到6.7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