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样稍微有点不那么阳光的主题(当然也不至于说成是阴暗,只能说没有一般情景喜剧讨论的家庭问题般积极向上)让老友记在题材上脱颖而出,也摆脱了那种“人工打造”的甜蜜气氛。“X一代”在婴儿潮后出生,他们的成长伴随着越南战争,水门事件和尼克松的辞职,那些原本高高在上的官方形象对于这代人来说已经一文不值。所以尽管克林顿的经济复苏政策已有初步成效,在老布什掌权期间的经济衰退中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已经不再认为他们必须走父母的老路。X一代不信什么“终身工作保障”,他们愿意到处跳槽,也不信那些作为他们无助父母代言人的公众人物在电视媒体上说的那些话。在他们身边,唯有朋友可以依赖。
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由剧集制作人写的老友记主题曲显得格外贴切:“没有人告诉你,生活会是这样。你工作无趣,你袋里没钱,你的爱情总是昙花一现。”——这不是在“微笑着面对生活”,也不是“庆祝你我快乐的每一天”。瑞秋在剧集的一开始就从衣食无忧的未来中逃离,不愿嫁给牙齿矫正医生巴瑞,她几乎陷入绝望:“如果这一切都不能实现怎么办?”钱德勒的工作枯燥无味,没有人记得住他到底是干什么的;乔伊的收入大多依靠给医疗研究当小白鼠。在第一集的最后,莫妮卡对瑞秋说:“欢迎来到现实世界!它糟糕的要命,但你会爱上它的。”
和许多当时的情景喜剧不同,老友记并没有像《皆大欢喜》(Blossoms),《欢乐满屋》(Full Houses),《一步一步来》(Step By Steps)一样宣扬“父母是可以依靠的,是你随时可以托付的坚实后盾”。对于那些独自奋斗的主角而言,家长们甚至是反派角色——不然怎么解释朱迪·盖勒对女儿的歧视(“啊,我们今晚吃意大利面么?那真是……很简便。”)?瑞秋的爸爸不留余力的想要改变女儿的新生活方式,钱德勒的妈妈居然色诱起了儿子的好朋友。有些家长虽然人品不错,但是运气却不好:埃利奥特·古尔德作为罗斯和莫妮卡的爸爸简直愚蠢之极,勒布朗在第八季中好几次引发全场爆笑,他告诉他出轨的老爸,只要呆着我乔伊的屋檐底下,就得按我的规矩来:别总想着跟情妇上床。
老友们都是自力更生,但是他们好歹还有对方。在第一季中瑞秋和罗斯的剧情中,他们都在感情上回归了起点:罗斯的老婆跟一个女人跑了,瑞秋则从长岛的贵族变成了一个曼哈顿的小平民。大家帮着罗斯搬进新公寓,在罗斯孤独忧郁时,大家甚至支持他养猴子。在18集“玩扑克”中,瑞秋丢了工作,朋友们通过打牌来安慰她,当然,罗斯最后虚张声势了一番,还是让她赢了。
制作人利用了戏里经常出现的娱乐形式,这可以从好友们不时的聚在一起打牌看出来。第一季中这个小团体的亮点在于莫妮卡和艾伦的分手,相当受喜爱的瑞秋男友(瑞秋说:“可是……可是假期要来了!我想让他见见我的家人!”),费舍·史蒂芬斯饰演的刁钻尖刻的罗杰让大家非常不爽,因为他嘲笑他们的生活方式(他说老友们无处不在的大咖啡杯“或许还有乳头在上面”)。
配合如此默契的演员组合是相当罕见,观众甚至觉得这些就是真实生活中存在的朋友关系。第一季中,我们看到钱德勒/乔伊,罗斯/瑞秋这样绝佳的组合。勒布朗和派瑞配合的天衣无缝,演员之间互相揭短显示出他们之间非比寻常的信任。钱德勒处处为不长心的乔伊提防,乔伊也一直在帮助钱德勒改掉愤世嫉俗的坏毛病。当罗斯亲吻钱德勒的老妈时,是乔伊作为一个忠诚的朋友,坚持罗斯应当把事情告诉钱德勒;钱德勒和珍妮丝已经分过两次手了,当乔伊在不经意间把钱德勒和贾尼斯撮合到了一起后,钱德勒仍坚持进行四人约会。
当然,罗斯和瑞秋之间的关系也在整个系列中拨人心弦,虽然时好时坏。在第一季中,观察他俩之间友谊的发展非常有趣。在洗衣间洗衣服,在阳台上对饮,在瑞秋不小心放走小猴子马修之后的争吵(啊,我不能说的这么委婉。这猴子没在这剧集里继续出现简直是万幸)。罗斯和瑞秋的这些互动也最终取得了效果,在第二季中的一集“高中舞会录影带”中,作为观众,我们的心都被两人情感的波折攥得紧紧的。
《好友记》最终创造出我们如今定义为“聚会喜剧”(Hangout comedy)的模式。其他一些剧集,比如《皆大欢喜》(Happy Endings)也把镜头对准了六个主要角色,他们除了聚在一起玩意外也没做什么实质的事情。《我的男孩》(My Boys`)中最精彩的镜头无非都是角色们在一个当地酒馆里玩扑克,和老友记的咖啡店如出一辙。《老爸老妈的浪漫史》(How I Met Your Mother)的五名主角倒是没喝咖啡,他们在酒吧里谈天说地。《杰西驾到》(New girl )开始变得大红大热,也是因为剧情开始更多的关注佐伊·丹斯切尔和三个室友有趣的互动,而非是女主自身。虽然伯罗斯在几年后的《威尔和格蕾丝》(Will & Grace)发现了相似的演员化学反应,他最近的一些尝试(比如《合伙人》,其实就是老友记的生活质量提升版本)证明,想要复制老友记的轰动是多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