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景德镇 重新定义遗产与城市——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贺鼎

作者:郭长冬 来源: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2014-09-24 16:40:24

Q:景德镇调查工作是如何开展的?取得了哪些成果?

A:我们的调查工作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做老居民访谈,完成一份口述史档案。对象包括老手艺人、老商人后代、老教徒等等。了解在老城中人们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空间和人的关系是怎样的,了解了这一个个活生生的“故事”,规划建设就有了依据。后人也能通过文献更好的了解古人的生活

第二是进行建筑测绘,景德镇老城区面积3个多平方公里,涉及到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几百座,如此大量而宝贵的老建筑面临房地产开发和自然衰老的威胁,这个工作再不做,过不了多少年,这些房子就会自然消失掉。我们把建筑进行了分类,大大小小共计20多类。对各类典型建筑进行了测量和绘图,它们也许不能永远活在现实世界上,活在“故纸堆”中也是一种纪念吧。

Q:景德镇老城哪些内容值得保护?目前的进展如何?

A:老城区的保护前提是要有一个保护的框架。需要仔细的评估哪些建筑、哪些街区值得保护。我们团队为此建立了一个很详细的分类方式,分门别类的把典型的建筑和具有突出价值的历史街区进行保护。举个例子来说,围绕着陶瓷产业链,景德镇老城形成了物流街区、生产街区、商贸街区、居住街区等不同功能区,如果能够将这条产业链的不同街区保护下来,就能让后人、让游客对其工业文明的成就有直接的认识。我们还建立了建筑的立面库、平面库,这些都是景德镇建筑文化的见证,也是建筑维护和改造的依据。

Q:景德镇的文化遗产应当如何保护?对于其他城市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A: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2014年文化遗产日也在景德镇召开,主题也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对于景德镇而言,这些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历史留给景德镇的文化资源,还是一笔巨大的文化资产。通过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要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资产”的转化,实现工业城市向文化城市的转型,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旅游业的振兴,同时成为融入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休闲空间,这种“活的遗产”才是对景德镇更有意义的。宇宙瓷厂改造为陶溪川文化创意产业园的项目中,我们就充分考虑了不同文化创意人群的入驻和市民休闲空间的塑造。

Q:你们对下一步的工作是怎么打算的?

A:事实上,围绕景德镇我已经进行了3年多研究工作,前前后后在那里住了大半年。遗产保护、文化传承的工作需要很长期、细致、不厌其烦的工作,也需要扎实的研究做支撑。接下来我会思考如何将这些研究成果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如何将其应用在景德镇的遗产保护实践当中。相信经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景德镇的遗产会绽放出深厚的文化魅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