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人曹平:红高粱符合习总书记要求 周迅片酬3千万失实

作者:曹平 来源:新浪娱乐
2014-11-03 15:26:43

关于质疑——注水?商业化?粗糙?

“70集素材剪成60集,电视剧改编要保留原著精神气,还要符合观众审美需求”

记者:之前《甄嬛传》拍了90集,最后播出的是76集,留下的更加精华。这次《红高粱》最后是60集,但听说赵冬苓老师的剧本开始只写了50集,这个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曹平:不是说50集的剧本就能拍出50集的电视剧,得根据剧本量的多少。开机前我就让统筹估算,说50集的剧本能够拍出六七十集的量,所以我们是在差不多快70集的素材上剪成的60集。

记者:剧版的《红高粱》加入了挺多热播元素,比如淑贤跟九儿的“宅斗”,九儿、俊杰、余占鳌、恋儿之间的“多角恋”等,有观众认为这些偏市场化元素的加入,使剧版《红高粱》有点游离于原著的气质之外,您怎么看这种说法?

曹平:电视剧改编和电影完全不一样,电视剧你要符合电视机前观众的审美需求,故事情节一定要丰富,人物要有戏剧张力,一定要有戏剧冲突才好看。我觉得赵冬苓老师加进了这么多的商业元素,非常合适电视剧的改编,最后我们接这个项目也是看好赵老师对这个小说的改编,电视剧在非常尊重莫言先生小说的基础上保留了小说的精神,比如表现山东女人的敢爱敢恨,高密人的生命力,男人和女人征服与被征服的传奇故事,改编得非常好。而且还联手抗日,表现他们的爱国情怀,这是一个非常励志的传奇故事。

记者:还有一种比较调侃的说法,说《红高粱》=《还珠格格》+《橘子红了》+《乡村爱情》,或者是升级版的《刀客家族的女人》。

曹平:各有各的说法而已,我觉得没有关系的,每人有每人的观点,但是我们表达的还是一个讲生命力,讲家国情怀的传奇故事。

记者:片子出来后有没有专门拿给莫言先生看?

曹平:我们把片花送给莫言先生看了,他看了回话是“非常振奋,非常期待”,而且特别地认可九儿周迅的演绎,对我们这部剧的品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莫言先生非常支持我们的创作,也给了导演巨大的空间,电视剧需要大胆去创作。

记者:《红高粱》的后半部分会有很多抗日戏,包括一些战争场面,而现在的抗战剧也因为特效雷人屡遭诟病,剧组在这块做了哪些努力?

曹平:抗战戏导演特别强调要力求真实,不能去夸张地表现,还是觉得要表现人性。除了真实还原那段历史真相以外,也想通过这个来批判战争带给人民的伤害。不过我们确实也是有点用力过大,战争场面的戏拍得太多了,后期制作的时候导演删了很多,他觉得战争戏的目的还是表现人物,如果没有表现人物,光是表现场面,没有什么意思。

记者:有网友说,有些戏的表演能看出仓促的痕迹,就可能有时候表演没有达到一个最佳状态就一遍过了,对于这种说法您怎么看?

曹平:演员的表演导演是有他的标准的,都是表演到位了才会通过,这个跟时间没有关系。实际上仓促主要是在开机前,真正开机了之后,团队的工作效率非常高。服装都是从北京直接快递到剧组,一点没耽误。置景也是,比常规电视剧多了两到三倍的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完成拍摄场景,网民这种说法可能不太了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