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死亡之谜

作者:爱新闻 耿媛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4-12-30 14:32:13

要理解这种反对声,就需要考虑到肖邦对于波兰来说意味着什么。

肖邦20岁时便离开了华沙,一生没再回来。他在世时,波兰并不存在,1795年它被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瓜分,直到123年后,才重组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肖邦在音乐中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波兰人来说,肖邦的作品象征着波兰的民族主义。根据他的遗愿,肖邦的心脏在其葬入拉雪兹公墓(Pere Lachaise)前被取出,由他的姐妹通过俄国警卫兵私运入波兰。

多年以后的1939年9月,在德国的炸弹落入广播电台时,钢琴家瓦迪斯瓦夫·席皮尔曼(Wladyslaw Szpilman)正在演奏肖邦的《夜曲》(Chopin nocturne),演奏被迫中断。后来,德国彻底毁灭华沙,进行大屠杀,席皮尔曼得以幸存。他于1945年重返华沙电台,并以同一首《夜曲》开场。这个故事被记入罗门·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的电影《钢琴家》(The Pianist),永久传颂。

对许多波兰人来说,肖邦把一生都贡献给了波兰,并为之奋斗。而触碰他的心脏,是亵渎神灵的行为。肖邦学会(Chopin Society)驻伦敦主席罗丝·乔姆利(Rose Cholmondeley)解释称:“这会有种大不敬的感觉。肖邦的心脏就像是个神圣的遗物,DNA检测会让人不悦。”

但乔姆利也表示,DNA检测之所以让人们不悦,还可能有另一个原因。“谁也无法肯定这就是肖邦的心脏。”她说。

据说,一个德国士兵在这座教堂及其立柱被炸毁前,曾将盛有心脏的水晶罐移出立柱。水晶罐辗转多人之手才最终回到教堂。外界认为,1944年夏天残忍镇压华沙起义的德军总指挥冯·丹姆·巴赫-采烈夫斯基(SS Gen Erich von dem Bach-Zelewsk)就曾保护过这颗心脏。

但乔姆利表示,谁也无法断定这孰真孰假。1945年10月,在华沙的废墟上,人们怀着爱国情操,庆祝肖邦的心脏重回教堂。而那颗心脏,有可能根本不是肖邦的。

肖邦死亡之谜

1945年肖邦的心脏被重新运回华沙

然而,多博思教授不同意这个说法。他认为,4月份的那次检查足以消除这些疑虑。他在科学家记者招待会上说:“在我们看来,防腐剂的状况、外观,在巴黎进行心脏分离时所用的手术缝合线,水晶罐的类型,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个时代的东西。”

谈及肖邦,我们难免会提起“肺结核”。

肖邦是个极其浪漫的人,他的作品情感强烈,激动人心。德国音乐家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称其作品为“隐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他纤瘦苍白的外表,正符合人们对“浪漫主义”肺结核病人的固有印象。他的情人,法国小说家乔治·桑(George Sand)曾这样描述他:“肖邦无比优雅地咳嗽。”

诺桑比亚大学(Northumbria University)教授克拉克·劳尔(Clark Lawlor)曾出版过一本书,分析了文学作品中肺结核病人的形象。他表示,在20世纪上半叶,肺结核被推崇为艺术家死亡的方式。如果有哪种致命疾病曾被认为是迷人的,那非“肺结核”莫属。劳尔说:“这有点像‘海洛因时尚’(译者注:heroin chic,一种审美偏好,认为瘾君子的特征具有感官美,比如面容苍白、憔悴、眼睛空洞深陷等)。人们把肺结核看做是种浪漫的概念,是美人和天才患上的富有魅力的疾病。疾病怎么可能变成时尚和浪漫呢?但20世纪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时代。”

没有人能断定肖邦究竟死于何病,但华沙圣十字教堂依然是肖邦崇拜者的朝圣之地。他们深信,在教堂安息的“波兰之子”是所有波兰爱国人士的前驱。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