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风潮生生不息

作者:爱新闻 张筱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02-28 17:09:36

 “九零梦”

若想读懂九十年代艺术,那便要从经济方面入手剖析,而非执着于美学的探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个媒体信息爆炸、股市投机狂热的年代。社会风气的躁动在科隆、东京这类大城市中可见一斑,纽约更甚。体现在艺术界一个典型事例就是画作广受追捧,大规模出售。但在1991年,艺术市场突遭滑铁卢,惨烈崩盘,倒闭画廊比比皆是。许多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售价跌幅超过50%,艺术品平均价格直到2003年才恢复到崩盘前的水平(当然,现在的价格已经涨高到不可同日而语的地步)。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美学角度而言,九十年代的艺术经历了一段紧缩、反思的时期。在艺术品市场这阵崩盘浪潮中,80年代颇具影响力的画商玛丽·布恩(Mary Boone)坦言:“任何事物的价值都会被再三权衡。八十年代的主流心理是‘多多益善’,九十年代则变为‘珍存至上’。”

那么当今艺术的主流思想又是什么呢?在21世纪初的头十年,种族、性别、多元文化等人尽皆知的热门议题早被搬上艺术殿堂,尤其在1993年的惠特尼艺术双年展(Whitney Biennial)上最为知名的艺术作品便是丹尼尔·J·马丁内斯(Daniel J Martinez)设计的招生纽扣,上面刻着:“无法想象有人会想成为白人。”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崛起也对艺术创作产生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同样影响深远的还有名人文化,特别是在英国,青年艺术家们总有机会开画展,荣登地方小报头条。21世纪的一大主题便是全球化,该主题不仅反映在当代艺术作品中,更体现在其衍生的各体系上:从约翰内斯堡、蒙特利尔到韩国光州,双年展成为90年代艺术创作和传播的核心。

90年代风潮生生不息

波兰艺术家彼奥特·乌兰斯基(Piotr Uklański)1997年的作品《舞池》惊艳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Guggenheim)(摄影:阿兰·威伯特/图源:Flickr/本作品在知识共享2.0协议许可下共享)

让人遗憾的是,无论是纽约新博物馆还是蒙特克莱尔艺术博物馆都未着眼于美国本土以外的艺术创作。毕竟九十年代的主旋律是艺术不分国界,所以业界迸发出更多活力,蜕变出更多风格。在这十年中最重要的艺术著作是法国策展人尼古拉斯·伯瑞奥德(Nicolas Bourriaud)的《关系美学》(1998年)(Relational Aesthetics)。他声称:“艺术不在于作品的收集,而在于一种交流的状态,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都是其与世界之间关系的体现,由此引发其它关系,以此类推,永无止境。”这段话很好地阐释了那个时期众多法国艺术家新秀的创作,但也同样适用于英国的道格拉斯·戈登(Douglas Gordon),泰国的里克力·提拉瓦尼(Rirkrit Tiravanija),及其他许多同期艺术家的作品。

在九十年代成年的代表性艺术家中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位在传统媒体领域工作。比如为科特·柯本(Kurt Cobain)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绘出精致画像而声名远播的伊丽莎白·佩顿(Elizabeth Peyton)。大部分备受认可的九十年代艺术家绝不局限于任何一种传播媒介,他们纷纷创造出观赏者能直观产生共鸣的作品、事件甚至经历。所以菲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Félix González-Torres)堆积起座座山高的棒棒糖,让参观者一个接一个地尽情品味;里克力·提拉瓦尼为参观者奉上免费的美味咖喱;彼奥特·乌兰斯基将展馆地板化为光芒四射的舞池。1997年,杰瑞米·戴勒(Jeremy Deller)在曼彻斯特和一支铜管乐队同台演出,用大号和长号奏出迷幻豪斯音乐(acid house)。他的态度是九十年代艺术风潮的典型体现:“我意识到我不再需要创作出实物,我只需举办像这样的活动,让一切顺其自然的发生,享受与人协作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