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博物馆条例》今起施行 雷人博物馆难有立锥之地

作者:曾洁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5-03-20 10:16:04
“教育目的”提到首位走,到博物馆里去上课

对比2008年颁布的《博物馆条例(征求意见稿)》,新《条例》对博物馆的三大目的做了序次调整,过去的“研究、教育和欣赏”调整成了现在的“教育、研究和欣赏”。

下午2点,如果你坐在教室学习国学,面对讲台上唱独角戏的老师,和一黑板还来不及抄写就要匆匆擦掉的板书,很可能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可是,如果上课的地点搬进博物馆,上课前可以徜徉茅屋碑亭、花径水槛,课后可以漫步苍楠翠竹、红梅绿松,而且课堂上可以离开座位走动,可以分组协作,可以动手操作字盘、刷子、墨汁,置身古人曾经生活过的环境里,你会不会立刻精神抖擞呢?

对比2008年颁布的《博物馆条例(征求意见稿)》,新《条例》对博物馆的三大目的做了序次调整,过去的“研究、教育和欣赏”调整成了现在的“教育、研究和欣赏”。《条例》第一章“总则”写明:“本条例所称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博物馆“教育”目的的重要性得到凸显,这个对“博物馆”定义的细微修正,将在今后很长时间里影响到博物馆的运营方略。

在杜甫草堂仰止堂,草堂小学老师宋佳讲完活字印刷的历史和工艺,就安排学生动手实践。在悠扬的古乐声中,小学生们三人一组,涂墨,覆纸,轻刷,《春望》、《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等杜甫诗作穿越千年,跃然纸上,成为学生们亲手完成的印刷作品。

杨若钒小朋友对沉重的字盘很感兴趣。他换上汉服正襟危坐,三五分钟后,亲手在宣纸上印刷了一首《春望》。顾不上擦拭手指上沾染的墨汁,就拿着宣纸摇头晃脑地诵读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喜欢参观博物馆的牟天恒感觉“在这里上课更能学有所思”。黄四娘家的花还在绽放吗?杜甫为何能写出这么生动的诗句?牟天恒拉着讲解员询问匾联碑刻的来由。“希望书本上的知识在博物馆里找到对应的实物,看得到、摸得着。”这是大多数孩子喜欢走进博物馆的原因。

在四川省博物院副院长谢志成看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可以改变青少年的兴趣爱好、知识结构,甚至未来的求职方向。1999年,省博曾举办巴蜀寻根展,随后组织了小学生征文大赛,来自广元的吴坤(音)获得一等奖。后来,吴坤每走到一个城市就喜欢参观当地的博物馆,还考上了复旦大学新闻系,志在成为一名考古记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