讣告:爱丽丝·赫茨索默

作者:爱新闻 余妍琳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05-07 13:51:42

1933年,爱丽丝受邀参加第一届维也纳国际钢琴比赛。糟糕的是,她竟然忘记了比赛日期,只能赶在最后关头恳求组织者允许她延后一天演奏。爱丽丝最终进入了决赛,她有时也常常会想,如果那天的比赛能安排得更好,自己是否就能大获全胜?

1939年3月16日,爱丽丝在瓦茨拉夫广场(Wenceslas Square)目睹了德国军队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入侵。她记得当时开过来一辆敞篷车,车上站着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他举起右臂,敬纳粹礼。在接下来的三年里,爱丽丝逐渐被剥夺了权利和自由。像其他犹太人一样,她被要求在外套上佩戴黄色六角星。不久,她还被禁止教授非犹太人音乐学生。“一切都被禁止。我们不能买生活用品,不能搭电车,也不能去公园。”她回忆道。

1942年,爱丽丝72岁的年迈母亲被驱逐出境,只随身带了一个帆布小背包,从此以后再也没能相见。次年,爱丽丝和丈夫、儿子一同被送到特雷津集中营。他们还未出家门,邻居和旧友就过来带走了相片、地毯和家具。

囚禁期间,爱丽丝依然举办了上百场音乐会,从记忆中的肖邦练习曲中汲取力量。多年后回忆起集中营里的年月时,爱丽丝依然记得,那个关押了成百上千名作家、艺术家和音乐家的集中营是如何向外界传递假象的。“我们必须演奏,因为红十字一年会来三次。”爱丽丝轻蔑地说,“这就是政治宣传。”

当然,还是有些人保持着人性。有一次,爱丽丝一个被纳粹军官点了名,满身颤抖的她不知厄运会否就此降临,好在对方只是对她说:“我从窗口听到了你的音乐会。我也来自一个音乐世家,懂得一点音乐。我从内心感谢你。”

1945年5月,苏联军队最终将他们母子俩解救了出来。在被关押的1.5万个孩子中,只有300个幸存下来,爱丽丝的儿子就是其中之一。母子俩后来一同被送回了布拉格。爱丽丝的一场午夜音乐会后来通过捷克广播在耶路撒冷播出。获悉她还活着的消息,家里人吃了一惊,特别是她的双胞胎妹妹密兹(Mizzi)——她在1939年搭末班火车离开布拉格,逃到了巴基斯坦。

1949年,战后反犹主义仍然席卷布拉格,共产主义也加强了控制。爱丽丝·赫茨索默终于与她的家人在以色列团聚。她在耶鲁撒冷音乐学院当教员,学习希伯来语,重新开始生活。后来,她将那段将近40年的光阴称为“生命中最好的时光,非常快乐”。

虽然在以色列人们闭口不谈战争,但1962年,当阿道夫·艾希曼(Adolf Eichmann)在阿根廷被以色列情报机关逮捕后,爱丽丝的朋友、钢琴家的司法部长吉迪恩·霍斯纳(Gideon Hausner)还是邀请她见证了阿道夫的审判。“我同情他。”她后来如此评价希特勒的帮凶。

80年代,爱丽丝·赫茨索默再次感受到了孤独和无助。许多逃过大屠杀一劫的直系亲属相继离世,年轻的后辈则在国外闯荡。

1986年,为了离儿子近些,她搬到了北伦敦的白赛资公园(Belsize Park)。在那里,她开始在一所老年大学学习,每天游泳20米,直至99岁。后来,爱丽丝的两个手指渐渐失去知觉。但她并未就此放弃钢琴,而是重新研习八指指法,继续演奏。不管是独处还是与朋友聚会,她都喜欢弹钢琴——这些朋友里包括在奥斯威辛管弦乐队的大提琴演奏家安妮塔·瓦尔菲斯(Anita Wallfisch)。步入百岁之年时,爱丽丝还在推荐那些看望她的人吃鱼、喝鸡汤、听巴赫(B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