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嘉斯眼中的伦敦:《杜松子酒巷》与《啤酒街》

作者:爱新闻 陈苾璇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06-25 16:15:16

烈酒正当时

《啤酒街》和《杜松子酒巷》即是18世纪上半叶所谓“杜松子酒热潮”的体现。“1689年,议会出台法案禁止从法国进口红酒和烈酒,”施泰德博物馆的安尼特·格拉克(Annett Gerlach)指出,“同时,英国政府鼓励从本土农作物蒸馏得出烈酒,从而减少征税和地主所须缴纳的其他费用。”

结果,在这个英法冲突的时代,人们选择了自己更能负担得起的本土替代物,而不是法国白兰地。“因为杜松子酒价格较低,”格拉克继续说道,“所以在贫苦阶级尤其热销。它的巨大成功体现在此——仅在圣基拉斯田野(St Giles-in-the-Fields)的贫民窟,每五个家庭中就有一个在购买杜松子酒,而这个比例在威斯敏斯特则只有十五分之一。”据估算,1743年,在英格兰,每人每年要喝掉2.2加仑(10公升)的杜松子酒。

伦敦中上流知识阶层视杜松子酒为眼中钉。对此有所关注的人,比如贺嘉斯的朋友——小说家亨利·菲尔丁(Henry Fielding)就认为烈酒事件应该为伦敦的无秩序状态、下降的犯罪率和婴儿死亡率买单。当时的“杜松子酒热潮”甚至可以与今天市中心的可卡因滥用现象相较。

菲尔丁是数个突出的反对派之一,他们的成就终于在1751年的“杜松子酒法令(Gin Act)”中得以体现,该法令使得这种传染病式的狂热现象得到控制。贺嘉斯创作了《啤酒街》和《杜松子酒巷》,目的是助以该运动强劲的视觉修辞。他并没有成为一个像从法国进口的被委任雕刻大师,而是时不时给高层次鉴赏家作画,且他制作的图版是确保庞大观众群可以负担得起的。

母亲们的堕落

《杜松子酒巷》从一种别样的视角展现了伦敦,把我们推进了北科芬园(Covent Garden)地狱般脏乱的圣基拉斯,在那里,酗酒的母亲们把杜松子酒灌进自己孩子的嘴里。画面中央有个腿上带着梅毒褥疮的疯狂半裸妓女,她丝毫不在意自己的孩子已经死亡。

将视线移到另一处:喝着杜松子酒的穷人只被寥寥几笔描绘,残酷而阴郁地存在于画面之中。一个木匠和一位主妇衣衫褴褛,正绝望地当掉自己的工具、锅碗瓢盆,希望能找到一处安身之所。栏杆后面有个男孩正与狗争抢着骨头,只想啃上一口。面色惨白的民谣歌手在画面前端倒下,他疾病缠身,悲惨离世。而他的那条黑狗正是绝望的象征。

同时,背景里还有真实可见的尸体——包括一个在烂尾楼楼上吊死的理发师。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疯狂的醉汉,也是欢呼雀跃、故意为之的一场浩劫:有个疯子头上顶着一对风箱,他跳着吉格舞,甚至挥舞着长钉刺穿了一个婴儿——虽是虚构,但这画面简直就是一场可怕的噩梦。这就是一个由暴民统治的,充满松子酒且颠倒的世界,画中悲惨街景中倒塌的房屋象征了整个社会的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