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与自我

作者:爱新闻 陈苾璇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07-30 16:03:06

自拍与自我

6月底,数百万Facebook用户把自己的头像改成了彩虹头像,以示对同性婚姻的支持。实际上,这是人类长久以来的一种传统——用符号来识别和表明身份。

1967年,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Yayoi Kusama)在她的电影《草间的自我消融》( Kusama’s Self-Obliteration)中,用她的鲜明标志——圆点,囊括了动物、植物和人类。草间说,某日她看见桌布上的花纹蔓延开来,覆盖了整个房间,甚至整个宇宙……这使她觉得自己已经开始“自我消融,在无尽的时间和绝对的空间里不停旋转,变得渺小而微不足道”。

自1977年起,草间就自愿住进了一家精神病院,如今她已经86岁了,从来没用过Facebook。但她“自我消融”的审美观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生动的模版,用以分析如今众多Facebook用户为庆祝美国同性婚姻合法化而纷纷为自己的头像添加彩虹滤镜的做法。

早前,Facebook用户就曾把头像换成人权运动标志,或是分享自己内衣的颜色来提高公众的乳腺癌防范意识。如今,大批用户又纷纷在自己的头像上覆盖彩虹旗,以表达对同性恋权利的支持。这种在广大团体中牺牲个人身份来获取身份认同的做法,伴随着当代特有的数字化色彩。然而,从本质上来说,这种做法其实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中世纪。现今,不管出于有意还是无意,社交媒体用户在公众面前故作姿态,极力表现自己。而实际上,肖像早已作为一种符号和设计元素,帮助人们辨别和表明身份,同时也能将肖像中的主题与特定的原因或传统结合在一起。

比如,中世纪的家族有时会在肖像中和盾徽上使用特定的家族颜色,以彰显家族“品牌”。杰弗里·科恩(Jeffrey Cohen)是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的一名英语教授,也是该校中世纪与早期现代研究院(Medieval and Early Modern Studies Institute)的导师。他引用了勒特雷尔诗篇集(Luttrell Psalter,一本14世纪的手稿,现为大英图书馆馆藏)里的一张插图,画的是贵族杰弗里·勒特雷尔爵士(Sir Geoffrey Luttrell)骑在马上的场景。图中描绘的每一样东西——从勒特雷尔的马、盔甲、武器、盾牌,到他女儿身上的裙子,无不彰显着这个家庭特有的蓝色系。

“这种在一切物品——人、动物以及所有物——上标注颜色的做法,旨在说明这所有一切的归属性,就好比以一种振聋发聩的方式宣告自己的社会身份。”科恩表示,“或许类似这些瞬间的作用原理如下:用一种极尽鲜艳醒目的颜色,来达到与声音对等的视觉效果。就像是一群人一起呼喊‘我们在一起’。”

科恩指出,中世纪与Facebook的品牌推销之间,存在着一个“共同点”。“Facebook提供的是一整个网站的服务,依靠用户的参与度存在或消亡。”他说,“Facebook用户给自己的头像覆上彩虹,标榜自己属于一种特殊的群体,但那是一个自发的团体,而不是有组织的。”这与勒特雷尔为打造自家“品牌”而采取的做法非常相似——证明他的家庭与财产都从属于一个更大的实体。科恩认为,说到两者之间的差异,其实存在于既定受益之中——勒特雷尔得到的是社会资本,Facebook赢得的是真正的资金,但却是以点击数和可用于销售目标广告的用户信息为形式获得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