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司徒”离开《每日秀》,观众该何去何从

作者:爱新闻 陈爽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08-07 13:58:41

“囧司徒”离开《每日秀》,观众该何去何从

2007年4月24日,纽约,参议员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和“囧司徒”在录制《每日秀》的休息期间交谈。

来真的?

“囧司徒”的节目成为了新闻替代品,这已经无需赘言。《囧司徒每日秀》既没有照猫画虎模仿滥用媒体的新闻人,也不是媒体评论的一种卖乖形式。对许多人来说,它已经成为可靠的新闻来源。

一直以来,“囧司徒”不予重视甚至拒绝承认一种说法,就是他的节目新闻价值已经足够丰富,包含了所有新闻的精华。由于节目内容所带来的影响,当人们在他肩上压上过多责任时,他总能转而依靠其喜剧演员的角色解决问题。

新闻记者也是“囧司徒”庞大粉丝群中的成员,最终,他们也学乖了,不会再感觉受到威胁。渐渐地,他们甚至也开始在工作中运用《每日秀》的技巧。从前一本正经的新闻机构(本报也在列)放宽了限制,允许记者和博主去拆穿假消息,免去了他们无休止广播某事件两方态度的无聊义务,让他们可以对这件事或那件事发表一些讽刺甚至尖锐的观点。

许多较聪明的政客也听取了年轻顾问及选民的意见,玩起了《每日秀》的把戏,顺应“嘲”流而,不是逆流而行,这也成为展现自信的可靠办法。

不过最终,无论媒体和政客有多了解“囧司徒”的风格,在综合考量下,他们都是输家——老一套的说教,老一套的方式,在简单的真相面前,实在不合时宜。《每日秀》的幽默表演让“囧司徒”及其观众相信,他们酷得让别人难以模仿。

在播完《每日秀》的新闻剪辑片段后,“囧司徒”那种不动声色、一本正经的架势,最能体现出讽刺的力量:他会难以置信地睁大双眼,一个手势,一声意味深长的叹息,像史酷比一般困惑地咕噜着,或是只是一个讽刺的假笑。伴随着这些表情,“有没搞错?”和“来真的?”成为整代人回嘴的口头禅。网民把“seriously?”写成“srsly?”,这个带点武器化和侵略性的缩写象征着人们对当权者言语的反感和排斥。他们用这种方法向世人宣告,那些胡说八道(包括语焉不详,含糊其辞,谎话连篇)的人再也别想糊弄观众和选民了。

“Srsly”及与其类似的姿势、声音和白眼,不一定就是“囧司徒”发明的。但多年过去了,“Srsly”依然能唤起“囧司徒”时代的风采。那是一个对领袖充满怀疑和不信任的时代,“Srsly”表达了人们对于事物虚假表象的愤怒,这股怒气持久不散。

“囧司徒”离开《每日秀》,观众该何去何从 2012年10月6日,乔治华盛顿大学,比尔·奥雷利(Bill O’Reilly)和“囧司徒”在Lisner礼堂进行“2012年度奥雷利vs囧司徒冷气礼堂大战”。

疯狂的世界

很久以来,似乎“囧司徒”本人已经厌倦了感到厌倦了。但你能怪他吗?无论他翻多少次白眼,抱着讥讽厌恶的态度摇多少次头,世界并没有变得更好。这个世界可能就此完蛋了。福克斯新闻台一点也没改。政治界华而不实的花言巧语不会也不能减少。《每日秀》的嘲讽机智风趣,21世纪早期,它一支都在适应、在关注,并在其中注入黑色幽默。不过很难说,它是否具有持续的效果和量化的影响。

以“囧司徒”自己的观点来看,《每日秀》的目的难道不就是博观众一笑吗?

可怕的事情变得更为可怕——几乎每天都有大型枪击事件发生;违反人权的事在网络上大行其道;外交政策危机变得更加严重。

最近,“囧司徒”向观众承认,其中一些事件让他都无话可说——即使有,也是些严肃认真的话。他的叹息变得更无关紧要了。他的姿势也只有无力地耸耸肩。他的前同事兼徒弟约翰·奥利弗(John Oliver)于2014年在HBO台开设了一档新节目《今晚上周回顾》(Last Week Tonight),证明了突破的唯一方法就是对这世上无穷无尽的蠢事发出更响亮更出离愤怒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