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病原体
卢克表示,如果宝宝的奶嘴掉到地上,妈妈最好不要换新的无菌奶嘴,而是用嘴吮吸干净给宝宝继续用。因为,这样做已被证明能促进婴儿体内微生物菌群成长,降低过敏风险。有人称其为“暴露疗法”,这种疗法从食物开始。“饮食要多样化,食用农产品更好。”卢克说。到大自然中去锻炼也是很好的选择,不过不要去体育馆。我们可能认为狗狗很脏,其实它们能让大多数人的微生物群变得多样化,降低过敏几率。
免疫系统就像一位勤劳的农夫,一方面要保证人体微生物生长,对人类发展、生理健康、新陈代谢、甚至大脑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还要做好清理工作,清除携带病原体的细菌。因此,缺乏人体微生物菌群会导致各种疾病,也就不足为怪了。如前文所说,目前尚无有力证据证明缺少某种特定微生物会导致特定疾病。“或许某一天这个问题最终会水落石出,”卢克说,“但不管是在技术还是数据采集方面,这都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
一些科学家认为,缺乏细菌接触可能会增加过敏和哮喘的几率。图源:盖帝图像(Getty Images)
对此,其他人也表示赞同。“微生物菌群与人体免疫功能、自闭症、过敏、自我免疫、情绪和中枢神经系统发展都有密切联系。”玛丽•鲁布什(Mary Ruebush)说,她是贝克尔专业学校(Becke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School)的一位微生物学家和讲师。玛丽表示,暴露疗法自我们出生之时就开始了——自然分娩的孩子,过敏几率要远远低于剖腹产出生的孩子,可能因为前者出生时获得了母体阴道的菌群,而后者则没有。
婴儿时期接触有益菌群对健康具有极大的好处,卢克解释说。例如,接触肠道菌群能活化某些免疫细胞,这样一来,年老时就不会对微生物有机体反应过度。卢克把这些菌群称为“我们的老朋友”。而现在,这种友谊正变得岌岌可危,与我们的祖辈相比,过度清洁让我们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
因此,对于想要追求健康生活的人来说,这就成了一个难题。如何在避免有害细菌引起疾病的同时,又促使益生菌生长呢?卢克当然不提倡我们省去必要的清洁工作,比如洗手。科学家认为,流行疾病之所以能够传播,其中一个最可能的因素就是不干净的双手。洗手不在于洗多长时间,而在于“正确”清洗。我们必须使用肥皂和清水,充分搓洗双手,任何角落都不能落掉,15秒钟以上才算好,然后用流动的清水清洗,再吹干。擦上肥皂搓洗双手能将附着的细菌清理下来,而冲洗则能把这些细菌冲掉。
不过,并非所有的身体部位都需要如此严格地清洗。过分清洁会“破坏正常的菌群,它们本可以同有害细菌竞争,从而使人体保持健康”,鲁布什说,“如果免疫系统总是处于无菌环境下,就好比大脑没了感知能力。如此一来,免疫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因此,如果有些人总是极力避免与周围环境接触,那么他们发生过敏和自身免疫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他不建议每天洗澡时间过长,否则皮肤上的“益生菌”就被洗掉了,但私处和大量出汗的地方则应该每天清洗,而且要每天换洗内衣。
人体皮肤表面的益生菌能保护我们免受其他病菌的伤害。图源:科学影像图书馆(Science Photo Library)
应对家庭不良细菌危害的方法不是过度清洁,而是适时清洁。良好的卫生不是每周一次彻底的大扫除,而是要“让其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时刻牢记于心,在必要时间必要地点进行打扫和清洁。”萨利•布鲁姆菲尔德(Sally Bloomfield)说。她是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的员工,也是家庭卫生国际科学论坛(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Forum on Home Hygiene)的主席。
注意厨房的砧板。如果只是切菜,晚饭后再清洗也无妨,但是一旦用来切生鲜食材,用完后就要立刻清洗,否则全家人都会有感染病菌的危险。
毕竟,已经有足够证据表明,约70%的鸡携带有空肠弯曲菌,这种病菌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而厨房砧板正是它滋生的温床。
潮湿环境的危害
医院研究表明,床上用品和毛巾容易传播病毒和病菌,还好家庭环境并不是高危环境,不会滋生新型超级细菌。但潮湿松软的毛巾依然是个大问题。
“目前还没有科学数据能清楚地告诉我们,床上用品和毛巾一周应清洗多少次。”布鲁姆菲尔德说,但是却有足够数据证明,它们可能会带来家庭感染的风险。她建议每周更换床单、枕套和毛巾,她还提醒说,切忌共用毛巾和其他个人护理用品。
切肉后,砧板应立即清洗。图源:科学影像图书馆
温暖潮湿的抹布是致病细菌的最爱,布鲁姆菲尔德说。因此,理想的方法是,厨房和洗手间的抹布用完要马上扔掉,或者每次用完都要彻底清洗。如果做不到,起码“要认真冲洗,晾干后才能使用”。用茶巾擦盘子真是再方便不过了,如果你想让细菌爬遍碗柜,那就用吧。她强烈建议每天更换。清洗毛巾和床上用品的温度应为60°C(140°F),这一温度能使细菌失去活性。温度达不到60°C时,可加入含氧漂白剂。
再来说说洗手间的问题,很少有人会盖上马桶盖再冲。如果懒得这样做,那么细菌就会通过敞口的马桶长驱直入。
我们经常忽略的一点还有睡衣。一些调查表明,许多人都是先闻一闻再决定要不要洗。专家们建议每周更换清洗一次。这是“预防感染的重要环节”,布鲁姆菲尔德说。
说了那么多,我们要传达的总体信息,不是为了接触益生菌就不顾日常卫生,也不是要杜绝家里的一切细菌。相反,正如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生物学专家伊可卡•汉斯基(Ilkka Hanski)所说,要走出家门到自然中去,多到树林和森林里走走,这才是重要的。“让孩子出去玩耍,到有泥土、有植被的地方,那里充满了有益的微生物群,”他说,“无需管理你家的草坪,让它们自由生长,只要每年割一次两次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