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人寻味”——评《贝多芬:后世之乐》

作者:爱新闻 周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2-26 16:26:16

“耐人寻味”——评《贝多芬:后世之乐》

爱德华·狄森伯利(Edward Dusinberre)(左一)和塔克斯四重奏组(TAKÁCS QUARTET)图源:ELLEN APPEL

通过解析贝多芬(Beethoven)的四重奏,狄森伯利为我们展示了四人乐团的力量。

28年间,贝多芬共写下十六部弦乐四重奏,其中不乏饱含大胆探索精神和深沉感触的乐章,可谓是西方最耀眼的艺术杰作。不过,问世之初,世人对其既敬畏又困惑。贝多芬称它们为“后世之乐”,暗示只有后人才可理解其创作目的和乐曲编排。事实证明的确如此,即便对当代人而言,这些四重奏仍极端复杂,难窥个中奥秘。

打我还是狂妄少年时,就已被其深深吸引。随后的40多年里,我始终惊叹于它们的精妙。在我性命垂危、痛苦呻吟之际,我肯定要听一听这四重奏,因为只有其中蕴含的种种激情才可让我感受到生机。

但事实上,我对它们的了解仅限于爱德华·狄森伯利的《贝多芬:后世之乐》(Beethoven for a Later Age)。这本书虽短小,却乃惊艳之作,其作者是塔克斯四重奏组的首席小提琴手。在书中,他用通俗的语言阐明了这些乐章杰作的创作史及内涵,并指出了它们留给演奏者与世人怎样的难题。由此,他将读者带入了贝多芬作品的复杂世界。

“耐人寻味”——评《贝多芬:后世之乐》

卫斯理·梅利特(Wesley Merritt)想象中的贝多芬 图源:WESLEY MERRITT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