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陌生人友善,值得吗?

作者:爱新闻 游凡渺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3-04 13:46:24

对陌生人友善,值得吗?

乐善好施之人往往更快乐,更健康。可生活中,我们的善行屡遭怀疑,甚至白眼。这是为什么呢?大卫•罗伯森(David Robson)采访了致力于寻找此答案的心理学家。

故事的主角是桑蒂•曼恩(Sandi Mann),地点则是当地一家咖啡馆。她总会带着孩子们去那儿吃顿既便宜又开心的早餐,之后送他们去学校。那天,她的小儿子不想要那杯搭配吐司喝的咖啡了,曼恩便打算转上一圈,问问其他顾客要不要这杯免费的咖啡。这会出什么差错呢?“我以为他们应该会很开心,这一切应该是温暖而愉快的。”曼恩告诉笔者说,“但恰恰相反,我只得到了疑惑的眼神。大家似乎都在怀疑:那人是不是往咖啡里吐了口水?或者下了毒?”说实话,要是让你碰上,大概也会觉得她不怀好意。最后,曼恩觉得很是委屈,毕竟她只是想送别人一杯免费咖啡而已。

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曼恩是中央兰开夏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的一名心理学家。她刚刚开始了一项新的项目,探索“让爱传出去”的现象。这是一个十分受欢迎的哲理现象:对陌生人友善,希望这些受到善意对待的人能将善意传递给别人。“说到底就是传递爱,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曼恩解释说。

对陌生人友善,值得吗?

为了响应“让爱传出去”运动,在一些咖啡店,数百名顾客为彼此购买饮料。

一个善举能产生“蝴蝶效应”吗,能让世界激起善意的涟漪吗?

曼恩想自己先试上几个星期,看看大众的反映。毕竟,大多数人还是想要友善一些的,然而我们却发觉自己无法聚集这股意志的力量。乐善好施,甚至是接受帮助,真的这么难吗?乐于助人真的值得吗?现实世界,人们为何彼此猜忌呢?曼妮出了一本新书,名叫《让爱传下去——从一杯咖啡说起》(Paying It Forward : How One Cup of Coffee Could Change the World)。她将那次遭遇中的快乐与尴尬都记录在了书中。(与书中内容倡导的精神一样,曼妮将自己的稿费捐给了慈善机构,以帮助那些肌肉萎缩的患者。)

与很多人一样,曼恩喜欢每天在自己的Facebook上发一张温馨的照片,以此作为一天善意的开始。她的美国朋友黛比(Dabbie)过去常常去汽车穿梭咖啡店,只是为了寻找那个排在她前面并帮她买了单的人。“那个举动让她一天都十分开心。”曼恩说。很快,曼恩就被这个哲理的潜在影响所吸引,该哲理就是,一个善举可能会“有连锁效应,就像蝴蝶效应一样”,让全世界激起善意的涟漪。

曼恩仔细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这个原理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在意大利,相对富裕的那不勒斯人(Neapolitans)一直保持一种传统,除了自己的咖啡之外,他们还会买一杯“待用咖啡”(caffe sospeso),给其他买不起咖啡的人喝。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是这个想法最著名的支持者之一。借钱给一个朋友时,他说:“我不想假装说给你这笔钱,我只是借给你,当你遇见另外一个有类似困境的诚实的人时,你必须将这笔钱借给他,以当做是还给我”,“这样一来,用很少的钱也能做很多好事了。”

布朗随手机留下了一张纸条——“不要担心钱的问题,我只是为别人做些善事。”

如今,“让爱传出去”已经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影响深远的运动,它甚至被写成了小说,拍成了电影。在谷歌上搜索它,你将会看到很多关于善行的暖心故事——比如善良的慈善家们向医院支付昂贵的手术费用却不留下姓名,甚至连一个简单的感谢都不索取。

但通常,一些更小的行为往往会让你倍受感动。曼妮举了乔希•布朗(Josh Brown)的例子,这个12岁的男孩捡到了一个陌生人落在火车上的手机。手机的主人十分开心,要给他一点小小的报酬作为回报。然而,乔希在归还的手机上贴了一张纸条,写着:“不要担心钱,我只是对别人做些善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