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大家们的孤独——评奥利维亚•莱恩新书《孤独的城市:形单影只的艺术》

作者:爱新闻 刘佳丽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3-18 15:01:41

艺术大家们的孤独——评奥利维亚•莱恩新书《孤独的城市:形单影只的艺术》

孤独的美:爱德华·霍普的《夜游者》(Nighthawks)描绘了1942年曼哈顿街头的餐厅一角。

奥利维亚·莱恩独自漫步在纽约街头,流连于沃霍尔和霍普孤寂的艺术中。本文作者劳拉· 费格尔(Lara Feigel)为莱恩优美的文字所吸引,写下了这篇书评。

在最近的一次调查中,有45%的英国人表示自己时常会感到孤独。但这没什么好惊讶的,因为一个世纪前就有评论称,现代的都市生活是孤独的元凶。日新月异的科技将人们隔离的同时,大都市拥挤的人群也让彼此陷入难以亲近的境地。

几年前,奥利维亚·莱恩(Olivia Laing)移居纽约,日夜体会孤独的滋味:脱离了现实的社会,只同虚拟世界的网友一起茫然徘徊于这座城市中。为改变这一糟糕的生活,她尝试去和那些曾在纽约摸爬滚打的已逝艺术家们交流,对那份孤寂感同身受。《孤独的城市:形单影只的艺术》(The Lonely City: Warhol, Hopper and Wojnarowicz in New York)这本书讲述的便是这些艺术家们的工作与生活,其主要涉及的人物有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爱德华·霍普(Edward Hopper)以及戴维·沃基纳罗维兹(David Wojnarowicz)。同时,书中也尝试从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个人角度去剖析与理解孤独。

莱恩写过《沿河行》(To the River),这是她沿着欧赛河(River Ouse)散步时的有感而发;而欧赛河也是著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投河自尽的地方。她还写过《The Trip to Echo Spring》,书中研究了作家群中普遍存在的酗酒问题。可以说莱恩是一位勇敢的作家,她大胆变换着不同风格去阐释生活与艺术中存在的根本问题。

艺术大家们的孤独——评奥利维亚•莱恩新书《孤独的城市:形单影只的艺术》

安迪·沃霍尔,史蒂夫·伍德(Steve Wood)摄(图片来源:路透社(REUTERS))

对莱恩而言,孤独不是避之不及的异态,而是对于自身现状的理性回应。孤独所回应的不仅是外在的不公,还有真实的本心。就如沃基纳罗维兹所说,孤独就是花时间同本质的内心独处。

艺术家沃基纳罗维兹的生活和艺术创作在整本书中时常被提起。凭借《兰波在纽约》(Rimbaud in New York)这部令人大为惊奇的摄影作品,时年仅24岁的他不仅唤起了莱恩笔下这座孤寂的城市,同时也唤起了一种从艺术的孤独中逃离的可能。他虚构的兰波这一人物,乘坐地铁远眺空寥的海岸线,帮沃基纳罗维兹寻求一处安身立命之所,为他打造一片不受排斥的天地。

十年之后,沃基纳罗维兹不幸感染艾滋。但他开诚布公,对艾滋病毒的传染性直言不讳,并宣传医疗救治以帮助患者,因为那些本就孤独的人们在患病后更是遭到了孤立。但当时的政客们起草法案,决定隔离艾滋病毒携带者,甚至连安迪·沃霍尔都无情地避开了他感染艾滋的朋友们,还形容他们患的是“同志癌”。为此,沃基纳罗维兹拍摄了一部电影,将死去的朋友那瘦弱的身体同生活在布朗克斯动物园(Bronx Zoo)水箱中的白鲸的影像剪辑在一起,以一种艺术的形式表现出了孤独的悲伤。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