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BBC文化栏目的读者就思乡病寻求帮助,常驻文本治疗师海瑟堡·安德森(Hephzibah Anderson)给她开了一剂文学处方,建议她用洛瑞·李( Laurie Lee)、裘帕·拉希莉( Jhumpha Lahiri)等作家的书来治愈自己。
亲爱的文本治疗栏目(Textual Healing),
大约一个月以前,为了爱,我搬到了另一个国家。我很幸运自己做了这个决定,因为这意味着我的男朋友和我可以在一起度过更多的时间,而我们的关系也可以进一步推进。
但同时,我的思乡之愁更加浓烈。有时这种感觉很强烈,有时又几乎意识不到,但它始终萦绕着我。我想念我的猫,我想念熟悉的家乡和那些商店,我怀念家乡的传统,我想念我的家人,我想念那片树林,我想念当地的图书馆……我甚至已经停止了阅读,过去我每周至少会读一本书。
你能推荐一些可以帮助缓解思乡之愁的书给我吗,让我可以有更多在家乡的感觉?
亲爱的思乡者,
我们似乎都将思乡病看做青少年的不适感,会觉得第一次参加短途学校旅行的孩子很可爱,甚至会觉得声音颤抖着从大学里打电话回家的大孩子更惹人喜爱。但是随着我们慢慢地步入成年,我们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已经没有这样的心情浮动了。
但情况不总是这样的。例如,19世纪时,思乡之愁被认为是那些美洲新移民善良感性本质的体现。正如苏珊·马特(Susan J Matt)在她2011年出版的书《乡愁:一种美国历史》(Homesickness: An American History)中说道,“Homesickness”(思乡)这个词是到1750年左右才被广泛运用的。在那之前,这样的情感被称作“nostalgia”(念旧),实际上被视为一种疾病。
肯尼斯·格雷厄姆(Kenneth Grahame)笔下的鼹鼠肯定也会赞同那样的诊断。你只要回想一下《柳林风声》(The Wind in the Willows)里的场景就明白了。一个漆黑的隆冬夜晚,在森林里迷路的鼹鼠闻到了自己家园的一丝味道。那是他为了和河岸边的河鼠住在一起而放弃了的家——鼹鼠居。这个场景带给你一种沉甸甸的瞬时愁绪。
近来,思乡之愁不仅仅局限于对一个地方的思念这样的理解,更多的被看做是千遍一律的生活被打破时造成的那种压力。尽管如此,它仍可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尤其当你已经被烦扰到不能读书时。研究表明,缓解这种愁绪的一个好方法是,继续做你在之前那个地方喜欢做的事情。但愿我们的文学处方可以让你回归之前的读书方式。
你没有确切提及你从哪里而来,所以我无法推荐一些可以带给你家乡熟悉感的书籍。我也不是很确定你搬去了哪里,但那不妨碍我推荐你从洛瑞·李的《萝西与苹果酒》(Cider With Rosie)读起。这本书是作者对于科茨沃尔德村童年生活的生动回忆。它描写的是步入现代社会前的一个时期——那时还没有电力和汽车,孩子们可以自由寻找自己的乐趣。故事中充满着如此强烈的思乡之情,使得你读着它时,就像是回到了家,即使你已经离开的那个家和现在这个刚落脚的家隔着万里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