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马云去应聘所有工作,几乎都被拒绝,包括肯德基。
邓肯·克拉克(Duncan Clark ):《阿里巴巴:马云的商业帝国》(ALIBABA: THE HOUSE THAT JACK MA BUILT)
20世纪70年代末时,外国游客到中国杭州旅游,可能都会注意到一个瘦弱的面带微笑的青少年。他徘徊在杭州酒店旁边,希望能和外国人搭上话,去给他们做翻译或导游。他就叫马云,他很小的时候就爱上了英语这门语言。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和他的代表团到访杭州时,马云只有8岁;但在那之后他养成了两个习惯,一是听短波收音机里面播的《汤姆索亚历险记》英文朗读,二是骑40分钟的自行车,赶在黎明前到达酒店。幸运的是,到1979年,尼克松总统和毛泽东主席达成建交协定,中国终于打开了大门。杭州的游客数量由1978年寥寥可数的728人上升到1979年的超过40000人。马云那时也只有15岁,但却有很多顾客了,因为那些游客都非常渴望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
一位美国游客大约就是这时与马云交了朋友。她的丈夫和爸爸恰巧同名,都叫“杰克”(Jack),所以考虑到他想要更多地接触西方文化,她建议马云将这个名字作为他的英文名。不管是什么原因,这个名字就这样定下来了,然后这个小男孩就成为了世界著名的“Jack Ma”。
这个故事让我们更为深入地了解这个男人,这个排在世界最著名、最富有的企业家前列的男人。他有雄心、聪明、早慧,却在高考落榜。他应聘的每一份工作,几乎都会被拒绝(首家连锁快餐厅肯德基进入中国时,他去应聘,没有被录取)。但他没有灰心,而是继续创造了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并成为电子商务的领导者。
阿里巴巴崛起的故事,还有马云崛起的故事,打开了一扇通向中国惊人改革历程的窗户。邓肯·克拉克在《阿里巴巴:马云的商业帝国》里讲述的故事,都体现了他敏锐的洞察力。
克拉克先生对内情很熟悉,因为他曾担任阿里巴巴的早期顾问,那还是在马云和几个朋友、同事决定在他们杂乱、散发恶臭的杭州公寓里开创一间互联网公司后不久。这是一个有先见之明的想法,但在那时看来却有点莽撞,因为1999年的时候,没有几个中国人能接触到互联网,而且那时的领导人对任何促进信息更为自由流通的工具都持怀疑态度。克拉克先生与马云会面时,他还只是个仅考虑中国市场的顾问。马云告诉他,他不仅仅是想成为中国的龙头商人。他想要和克拉克先生一起冒险,“成为世界第一”。
我们很难错过一些硅谷偶像的共同点——尤其是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从住在臭烘烘的住所到拥有超脱凡人的自信。像乔布斯一样,马云将用接下来的15年开创了一项新事业。这项事业一开始像是天马行空,但不久后,他让竞争者悔不当初,让一度持怀疑态度的投资者后悔错失了机会。
今天阿里巴巴这一商业巨头的支柱(马云称他们为“我的孩子”)包括类似亚马逊的淘宝网,以及更为高端的天猫商城。这两大网站产生的营业额,很快就使沃尔玛的营业额黯然失色。还有支付宝,每年交易额达7500亿美元,是目前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在线支付工具。
克拉克先生在他的陈述中穿插着很多数据,这些数据就像人们常听到的关于中国的很多数据一样,难以想象:3.3亿人去年在阿里巴巴旗下网站上购物,花费平均达1200美元。阿里巴巴并没有生产什么,这是一个虚拟的钱包、虚拟的商城,除此以外,它还不收取卖家的任何费用。公司的利润——每年高达100亿美元,主要来源于各个网站上收取的广告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