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无处不在的网络暴力,我们只能忍气吞声吗?(图源:iStock图库)
对于网络施暴者,应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种观点很有说服力,也确实被一些青少年反网络暴力组织应用于实践。
英国儿童网(ChildNet)是一家慈善机构,他们经常去学校访问,为小学生组织活动日。例如,他们偶尔会请学生们合作演出一部以色情信息为主题的短剧,孩子们要扮演成校园裸照事件的主人公。作为霸凌的手段之一,“色情信息”在当今的青少年之间十分常见,而儿童网的短剧表演促使孩子们设身处地地体验受害者的心理。
“这能帮助年轻人思考,自己,作为一个角色,将会怎么想。”机构的发言人汉娜·布罗德本特(Hannah Broadbent)解释道,“你可以看到他们的思考模式发生了变化,本来可能会说‘谁让她先分享了那张照片呢,怪她自己’,但现在他们基本上都会很同情受害者。”
“这种活动真的太有意义了。”研究网络监视及骚扰的心理学专家艾玛·肖特(Emma Short)评论道。肖特承认,近年来,使父母、教师(而不仅仅是孩子们)认识到网络暴力的恶劣影响进展得十分艰难。通常,网络霸凌行为很难被发现,家长多半蒙在鼓里,一旦问题出现,家长也很少认真对待。
究竟是为什么,人们要彼此欺凌?这其中是有社会学和心理学解释的。一方面,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施暴者往往能获得权力感,他们试图建立自己的统治,并建立相应的等级。而心理学方面的原因可能十分复杂——或许是早年自卑带来的创伤,或许是因为自己经历过欺凌,才想去欺凌别人。
网络暴力是当今青少年必须面对的问题,然而有研究团体表示,这是可以避免的。(图源:iStock图库)
解决的关键,是培养“同理心”(empathy),肖特说道。“你想发的,尤其是欺凌性的状态,大多是出于孤立。”她指出,“我们越是把网络交际拉入个人范畴,就越能在交际中获得关注。”
的确如此。一些基于输入框内文字的检查技术也鼓励用户,在点击“发送”键之前,再重新考虑一下自己要发布的消息。青少年讨论组A Thin Line就应用了这一技术。
莫妮卡·莱温斯基(Monica Lewinsky)应该十分赞同以上观点。她去年发表了一篇引起广泛讨论的演讲,演讲内容是在她看来问题百出的“耻辱文化”(culture of humiliation)。“对于绯闻,我们读得越多,就对绯闻背后的人越不在乎。”她说。
要想加强网络责任感,困难之一是时下流行的“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人们在目睹欺凌现象时,常常选择任其发展。在肖特看来,想消除网络暴力行为,这是最大的难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