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了,iPhone和安卓(Android)手机上看到的Emoji图标可能大不相同,朋友们可能也看不懂你在说什么……
Emoji表情的设计理念本是“通用”,让说不同语言的人们都能看懂;但在实际情况下,它们可能会非常令人迷惑。
研究人员发现,文字信息和社交媒体中的表情符号(emoticons)在不同的平台上(例如iOS系统和安卓系统)相差甚远,含义也很容易混淆。
最令人迷惑的当属“笑嘻嘻脸”了,在三星(Samsung)手机上,这是一张愉快的红润笑脸,而在苹果手机上,它牙齿紧咬,有点像扮鬼脸。
这个表情如果配上特定的信息内容,例如“约会进展得不错”,就可能导致相同的信息产生不同的结果,尤其是在信息双方的手机型号不同之时。
明尼苏达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的GroupLens研究团队针对emoji表情在不同平台上如何变化、这些变化是否会导致各种各样的解读进行了研究。
按照统一码联盟(the Unicode Consortium,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项业界标准,为每种语言中的每个字符设定了统一并且唯一的二进制编码,以满足跨语言、跨平台进行文本转换、处理的要求)发布的统一码标准,目前共有1282个emoji编码。这其中,一串诸如“U+1F600”的编码虽然表示的是“笑脸”,但却没有规定这个表情的样子。
因此,苹果、谷歌(Google)等公司为各自支持的emoji表情设计了独特的模样,于是“笑脸”在苹果手机和谷歌的Nexus手机上呈现不同的图标,也就不足为怪了。
研究团队发现,任意给出一条emoji的统一码,至少会有17种不同的呈现方式!
研究人员招募了约300人进行在线调查,收集人们对最流行的emoji表情跨平台呈现的感受:包括苹果、微软(Microsoft)和安卓系统,细分为谷歌、三星和LG。
研究的主要对象是emoji中的人脸表情,因为人脸表情使用最广,也最容易产生误解。
调查参与者要根据自己的感觉,为5种不同平台中的22个emoji表情进行打分,分数按积极程度由-5分到5分不等。
研究者发现,即使在同一个平台中,受试者也有四分之一的几率会对同一个emoji表情有不同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