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剑璏、剑珌,有的剑柄上还用金丝缠绕。这种高等级的玉具剑,不仅椁室中有,棺室中也有,表明墓主人生前经常以佩剑来亮明其高贵的身份。再有,那200万枚铜钱埋藏在地下2000多年,出土后竟然没有太多的锈蚀,枚枚可数,既说明青铜的冶炼质量是上乘的,超过了汉代之前的铜钱质量;也说明贵族即使到阴间也要讲大讲排场。
图7
图8
三是喜宴好乐。海昏侯墓中的青铜器,很大一部分与王公贵族们的宴饮活动有关。一类是酒器,包括储酒器和饮酒器。像青铜尊、青铜卣、青铜壶等,属于储酒器。(图7)像耳杯、染炉、长柄勺,就属于饮酒器。(图8)在海昏侯墓中的耳杯,不仅有青铜的,还有玉器的、漆器的。墓中没有发掘出爵与觚,说明汉代这两种饮酒器,已经被更轻便的耳杯和壶所取代。再一类是食器,包括鼎、釜、簋、豆等。汉代由于实行的是分餐制,所以这类食器种类不多,但数量很多,以满足王公贵族们聚餐的需要。在《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中,同时展出了九个青铜鼎。(图9)鼎是最重要、最常见也是最神秘的礼器(当然也是一种食器),使用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在墓中放置九鼎似有僭越之嫌,因为有“天子九鼎”之说。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九个鼎大小各异,制式悬殊,有的有盖,有的没盖;有的粗糙,有的细致。尤其是“昌邑籍田”鼎上写着“弟(第)二”,说明还有一个更大的鼎没有出现在墓中。所以这些鼎并不是专门用于祭祀的列鼎,而是日常用品,它们见证了刘贺生前“重裀而卧,列鼎而食”的贵族生活。还有一类是水器,包括鉴、缶、鋗、盘、匜、盉等。(图10)这类水器种类很多,有的器型也大。现代人很难理解,古人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水器?其实,水器也属于礼器。商周秦汉时期,王公贵族们在祭神祭祖、宴前饮后,都要进行严格的洗盥之礼,所用青铜水器便成为礼器。其中盘和匜是配套使用的,仆人用铜匜从铜鉴里盛出水,徐徐倒下,让尊贵的客人洗手,下面放着铜盘接水。另外,水器很多都是多种用途的,像鉴,就相当于现在的大盆,用途有三:其一盛水洗浴,其二贮水籍以照面,其三装冰,即《周礼》所说的冰鉴。像盉,既可盛酒,又可盛水,还可以盛药。而缶和鋗在欢宴时也可以当乐器。战国时秦王就曾在宴饮时为赵王击缶而乐。《汉书·礼乐志》中就有“展诗应律鋗玉鸣”的记载。此外,所有的青铜乐器都可以出现在饮宴场合,形成“钟鸣鼎食”的宫廷宴乐生活的恢宏场面。
图9
图10
图11
四是保健养生。在古代贵族的生活中,制药、炼丹,养生、保健是一项重要内容,因为他们最大的企望就是青春永驻,长生不老。这在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器中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那时制药和炼丹,有的需要炮制,有的需要熬制,有的需要煎制,可以分别使用酒器中的壶、食器中的釜、水器中的盉等。此外,还有一些专用的制药器皿,如成套的铜砝码和铜量器,用于掌握制药原料的剂量。(图11)再如青铜熏炉,用于制药时烘烤、焙烧,熏炉的底座有两只神兽,一为朱雀,一为玄武,显然有长寿齐天的寓意。又如一套青铜杵与臼,用于捣碎中草药或一些矿物质的药材,与现代中药铺里使用的几乎一模一样。(图12)海昏侯刘贺晚年多病,常看的书是养生医书《五色食胜》,常用的药是增强免疫力的“冬虫夏草”,(图13)常喝的滋补品是“医工五禁汤”,(图14)常干的事情是精心制药,常做的美梦是颐养天年。但他还是没能逃出短命的恶运,33岁便撒手人寰。正应了后来曹操的诗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灰土。”
图12
图13 图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