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9家重点网络媒体记者参观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新闻网全媒体报道组摄
近年来,实验室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的重要科研项目近百项,地方委托项目20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近亿元。实验室的科研团队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获得或申请国家专利30余项、登记软件著作20余项,获得广西自治区级科研奖30余项,其中,广西科技进步奖近10项,广西社科优秀成果20余项。
近年来,胡宝清博士率领团队开展围绕广西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研究,在北部湾科学数据共享与决策支持系统研发及其应用、广西喀斯特生态环境与石漠化治理研究、广西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广西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研究、北部湾海陆交互关键带与陆海统筹发展研究、科学数据集成与智能信息处理及在资源环境应用等方面取得诸多成果,充分发挥了地方院校服务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为广西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担当核心智力库。
此外,近年来实验室的“升级”,也促进了学校学科建设的发展,2014年实验室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验收,位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之列。同年6月,学校调整内部机构,成立了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人才支持和学科保证。实验室设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基地,开办了北部湾海岸带科学与工程、喀斯特生态环境与石漠化治理和西江流域生态环境与综合管理等创新班。据实验室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学校跟实验室关系密切的专业有6个: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测绘工程、环境科学、城乡规划等等。这几个专业的学生,在实验室“科教融合”的平台里,不仅能够得到名师指点学业,也有机会参与实验室的科研项目工作,提升实践能力和学术水平。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广西师范学院全国排名最高的专业是地理,全国排名第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