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重点实验室"监控"广西 教研结合带动学科建设

作者:全媒体报道组 来源:广西新闻网
2016-12-27 17:31:10

北部湾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85后名校博士为网媒记者介绍各种进口检测仪器。广西新闻网全媒体报道组摄

首先“镇住”各位网媒记者的是实验室里一台又一台的进口检测仪器,如“总有机碳分析仪”“直接测贡仪”“离子色谱仪”“气象色谱仪”“激光粒度仪”等等,它们是从美国、德国、英国进口的,总共价值超过2500多万。通过采集样本,无论是空气、土壤、河流、海洋的染污元素都可以通过这些设备检测出来。得知某台仪器甚至能检测出化妆品的汞含量,采访团的一名女记者大呼“神奇”,瞬间觉得这个看上去“高大上”的实验室,其实跟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很接近。据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实验室的团队可谓掌握了大量广西地方的地理、环境、资源数据,有些甚至是地方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核心数据,带有机密性质不会对外公布。实验室一位85后的女博士也透露,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是以项目制的形式参与到地方区域环境立项研究中,一个项目会跟进好几年。这些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会以报告的形式呈现给地方政府,供其作决策用。

领着网媒记者参观实验室的是几位80后、85后的博士。他们都是正当年华的“小鲜肉”“萌妹子”,都有着名牌大学的博士学历和重点科研项目的科研经历,网媒记者都不由得被他们的高学历折服了,更有记者戏称“没有博士学历都踏不进北部湾重点实验室的门槛”。虽然是句玩笑话,可北部湾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团队全是学术大牛可一点不假。据悉,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实验室主任分别由傅伯杰院士和胡宝清教授担任。

目前,实验室固定人员59人,拥有“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4名、博士生导师5人、广西优秀专家1人、“八桂名师”1人、“八桂学者”1人、二级教授4位、广西海外百人计划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

北部湾重点实验室

全国29家重点网络媒体记者参观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新闻网全媒体报道组摄

近年来,实验室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的重要科研项目近百项,地方委托项目20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近亿元。实验室的科研团队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获得或申请国家专利30余项、登记软件著作20余项,获得广西自治区级科研奖30余项,其中,广西科技进步奖近10项,广西社科优秀成果20余项。

近年来,胡宝清博士率领团队开展围绕广西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研究,在北部湾科学数据共享与决策支持系统研发及其应用、广西喀斯特生态环境与石漠化治理研究、广西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广西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研究、北部湾海陆交互关键带与陆海统筹发展研究、科学数据集成与智能信息处理及在资源环境应用等方面取得诸多成果,充分发挥了地方院校服务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为广西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担当核心智力库。

此外,近年来实验室的“升级”,也促进了学校学科建设的发展,2014年实验室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验收,位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之列。同年6月,学校调整内部机构,成立了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人才支持和学科保证。实验室设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基地,开办了北部湾海岸带科学与工程、喀斯特生态环境与石漠化治理和西江流域生态环境与综合管理等创新班。据实验室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学校跟实验室关系密切的专业有6个: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测绘工程、环境科学、城乡规划等等。这几个专业的学生,在实验室“科教融合”的平台里,不仅能够得到名师指点学业,也有机会参与实验室的科研项目工作,提升实践能力和学术水平。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广西师范学院全国排名最高的专业是地理,全国排名第7位。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