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知名慈善家、作家萨曼莎·纳特(Samantha Nutt)近日就女性歧视问题与女权运动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并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没想到自己会再次经历这种感受。多年前,和我约会的一个男生因为我的科学成绩比他高而不满,那是一场很重要的期末考试,对平均绩点影响很大。他充满怨气,说他需要分开一段时间冷静一下:“你其他每门课成绩都比我高,但这门课应该是我比较擅长的。”
就是这样。我让他显得很弱,让他在别人面前丢了脸。我没有照顾到他的大男子主义,忘了自己的身份,越界了。然而,让我不安的是,2016年的美国大选也传达出了同样的信息。特朗普用“更衣室谈话”(注:指男性之间粗鲁、低俗、具有冒犯性、通常含有性意味的交谈内容)做借口,并矢口否认自己之前对女性的骚扰行为。
他出言不逊,无论是在希拉里略胜一筹时边摇头边说“多讨厌的女人”,还是打出“把她关起来”的口号,制作印有“打败希婊”的T恤,无非就是想借机侮辱她,同时也借机侮辱了所有女性。
是时候和他们划清界限了。作为女性,类似的经历数不胜数。我们常因不注意自己所谓的“身份”而受难:家庭暴力、性侵、性骚扰,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欺凌,如饱受议论、被解雇、被过度审查或是被无视,有些甚至付出了生命。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埃及革命时,开罗解放广场暴徒横行,女性抗议者与女记者被骚扰、施暴,甚至强奸。2012年,一位名叫乔蒂·辛格(Jyoti Singh)的23岁理疗学学生深夜乘公交被轮奸致死,其中一个凶手的言论更加证实了这一点:“女生被强奸,自身的责任比男生要大得多。女生就应该在家操持家务,而不是在深夜穿着不得体的衣服去舞厅或者酒吧做不该做的事。”对女性的歧视在其他方面也有所体现。比如,但凡一名女性发表了一些有关政治或观点性较强的文章,责难便铺天盖地席卷而来。这些责难无疑是在贬低或者打压我们,我们却只能忍受。举个例子,社交网络中#yesallwomen话题(女性可在该话题下分享自己遭受歧视或不公正待遇经历)的发起者在全球发起这场早该发起的讨论后,遭受到了极为可怕的网络暴力,她蜷缩在家中写道,她在“等死”。
男性在公众视线下也会被人品头论足,但很少会有涉及性方面的侮辱或骚扰。女性,尤其是公众人物,为了维护自己的公众形象,必须要亲切友好且魅力十足。女性从小便不断被灌输这种观念,而男性既可以选择符合上述形象,也可以做个彻彻底底的人渣,他们的形象完全出于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