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一只知更鸟》:第一部青少年小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1-24 15:17:28

黄金法则

然而,在2006年,评论家托马斯·马伦(Thomas Mallon)在《纽约客》(The New Yorker)上谈到了此书流露出的对道德复杂性的厌恶之情,并对此表示失望。他称此书为“精神上的利他林(抗抑郁症药物),对于显见事实的一个毋庸置疑的代言人”。哈珀·李将非裔美国人反对美国南部《种族隔离法》(Jim Crow laws)所做的斗争弱化成了一种移情作用和“黄金法则”。但她的小说对学生来说是个很好的教材,因为书中呈现出的道德观像《伊索寓言》(Aesop’s fables)中所示的一样清晰明了。

同时,《杀死一只知更鸟》也存在模棱两可之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部小说全无挑战性思想。布朗大学另一位文学专业在修生威尔·塞拉特里(Will Serratelli)说:“这本书并没有涉及太多硬性道德问题,(但)它让我开始思考许多从未想过的问题。(在读《杀死一只知更鸟》之前)我的英语老师们总是问:‘你同情这些角色吗?你喜欢他们吗?你想和他们一起出去玩吗?’要是你把这本书拿给孩子,无须多问,他们在阅读时自会去思考这些问题。”

《杀死一只知更鸟》中呈现出的种族主义思想也许过于狭隘。从这个角度来看,马伦的批判是精准的。这也正是问题所在,因为美国学生的指定读物中承认种族歧视存在的书籍寥寥无几,这本书便是其中之一。仅凭“黄金法则”本身的道德力量无法铲除历史上已体制化的种族偏见,因为这种思想早已扎根于美国人心中。

作为一本教材,《杀死一只知更鸟》能享此美誉,得归功于故事叙事者为白人小孩这一事实。布朗大学专攻非洲学的学生内奥米·瓦尔尼斯(Naomi Varnis)并不认为本书在批判种族歧视这一方面有所突破。“这只是又一本以白人主人公视角讲述黑人的书。”她说道,“斯科特目睹阿提克斯为汤姆·鲁滨逊辩护的过程,进而对“偏见”、“同情”和“理解”等情感有所领悟。但这些思想启迪若是放在黑人饱受体制化暴力摧残的背景下来看,就会略显幼稚。”

毫无疑问,《杀死一只知更鸟》在教学中的地位值此一席。同时,英语老师们也应考虑到这本书以白人角度叙事的事实——《杀死一只知更鸟》打开了“种族”问题的话匣,它是话题的开始,而不是一个最终定论。这部小说向青少年传递了更加成熟的思想,提炼出了他们可能闻所未闻的复杂观念。从这个层面来说,哈珀·李的小说是无价之宝。当今的青少年小说大多离不开反乌托邦或超自然的主题,但颇具自传性质的《杀死一只知更鸟》唤起了读者对那个遥远年代的深刻记忆,毕竟它真实存在过。正因如此,《杀死一只知更鸟》永垂不朽。

原文选自:BBC

(编译:张筱,编辑:钦君)

上一页 1 2 下一页